论文:警惕“人前教子”的负效应.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警惕“人前教子”的负效应 中国有句古话:“人前教子,背后教妻。”孩子一旦犯了错误,无论在哪里,父母马上就教育,不论是当着老师的面也好,同学的面也好,亲友的面也好,其他陌生人的面也好,其实,这对孩子的伤害非常大,它不仅是对孩子身体和心理的伤害,更是尊严的羞辱与剥夺,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甚至会危及孩子的生命。 有个孩子上课时间逃学上网吧,导致期中考试成绩退步很大,班主任老师把他的父亲请到学校,父亲听了老师的批评以后恼羞成怒,当众给了孩子一巴掌,孩子当即跑到教学楼六楼跳了下去。这样的极端事件,实际上为数不少。 对孩子的教育,最安全而又有效的方式,是应该在私下进行的。西方有句谚语说,表扬可以公开进行,批评应该放在密室。所以现代父母应树立“人前不教子”的理念! 我们看到,不少做父母的,在外人面前特喜欢贬低孩子,以为这是我们谦逊文化的一部分。父母碰到老师总喜欢说:“哎,我的孩子这个不行那个不行”;在外人、在亲友面前,也爱说孩子这个做得差、那个不如谁。说实在的,你老说孩子不行的话,弄不好他最后真的就不行了。 事实上,孩子是一个生命个体,他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任何人包括父母都无权违背孩子的意愿、抹杀孩子的个性。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时时刻刻要孩子体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作主,自己为自己负责!当然,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的某些行为或动作“违规”了,可以向孩子提出建议或者提醒他,但绝不可以粗暴地干涉或强制孩子的意志。在国外比如瑞典很多家庭中,有些家长看到孩子做错事时,甚至有意让他(她)去做,当孩子“闯祸”后,家长再告诉孩子正确的方法: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家长说,这样做的目的,既体现了对孩子的尊重,又让孩子牢记一生!这一生,他(她)都不会再犯这样或类似的错误!瑞典家长称此教育方法为“疼痛教育法”,只有让孩子知道了“疼痛”,下次才不会再去让自己“疼痛”! 父母对孩子的尊重应体现在生活的各种细节中,尤其不在人前呵斥、打骂教子。孩子也有自尊心,也有“面子”,父母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尊重孩子的自尊,保护孩子的“面子”。这对培养他(她)的自信是一条重要途径。 英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约翰·洛克有一句名言:“父母越不宣扬子女的过错,子女对自己的名誉就越看重,因而会更小心地维护别人对自己的好评。若父母当众宣布他们的过失,使他们无地自容,他们越觉得自己的名誉已受到打击,维护自己名誉的心思也就越淡薄。”这句话值得我们每一个做家长的好好揣摩、深思并践行。

文档评论(0)

1457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