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奶牛性别控制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doc

[精品]奶牛性别控制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奶牛性别控制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作者:??来源:??时间:2009-6-24 9:58:52? 摘要: 奶牛性别控制技术的研究、推广与应用对我国 奶牛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奶牛性别控制的途径、 X 、 Y 精子的分离、中药性别控制、存在问题和前景展望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常用的控制方法作了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 奶牛 ; 性别控制 ; 进展 奶牛性别控制是指通过人为的手段进行干预,使母牛能够按人们的意愿繁殖出特定性别后代的技术。对现代畜牧业生产而言 , 奶牛业发展需要更多的母牛产奶,肉牛业发展需要更多的公牛长肉,奶牛及肉牛的纯种繁育场则需要更多的母牛育种。由此可见,在奶牛的生产中性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性状,为了控制牛的性别,人们经过不懈努力,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来探索、研究和解决性别控制这一难题。 因此 , 研究和解决母牛的性别控制问题具有普遍的有意义。本文从四 方面综述了奶牛 性别控制技术的发展情况。 1 奶牛性别控制的途径 当前国内母牛的繁育方式主要有 3 种 : 一是在许多地区和较大规模的牛场普遍采用的人工授精技术 ; 二是在现代化饲养的牛场采用胚胎移植 + 人工授精的技术 ; 三是在不太发达的牧区仍然保持自然交配的方式。 与此相对应的性别控制技术也有 3 种不同的途径:一是在人工授精前通过对 X 与 Y 精子的分离以控制性别 : 二是在胚胎移植前对胚胎的性别进行鉴定以控制 2 、 X 、 Y 精子的分离 奶牛有 60 条染色体 , 其中 58 条为常染色体 , 两条为性染色体。若奶牛受精卵的染色体组合为 XX 则发育为雌性 , 若为 XY 则发育为雄性 , 所以精卵结合时精子的类型就决定了奶牛的性别。分离 X 、 Y 精子的主要依据是 X 精子和 Y 精子不同的物理性质 ( 体积、密度、电荷、运动性 ) 和化学性质 (DNA 含量、表面雄性特异性抗原 ) ,分离方法主要有物理分离法、免疫分离法、流式细胞分离法。 2.1.1 物理学分离法 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人们已经开始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技术分离 X 、 Y 精子,如不连续的白蛋白梯度、葡聚糖凝胶梯度、不连续的 Percoll( 聚乙烯吡咯烷酮包被的二氧化硅颗粒的无菌胶体悬液)梯度,分选后 X 、 Y 精子的纯度分别达到 94% 和 73% 。 Schiling 等 (1978) 较早利用沉降法分离牛精子,所得后代母犊率为 70 %。王亚鸣等 (1995) 用沉降法分离牛精子所得后代母犊率为 61 %;铃木达行 (1986) 用梯度离心法 (Percoll) 分离牛的精子,用分离的 X 精子层授精后得到 77 . 8 %的母犊。徐林平等用 Percoll 梯度法分离奶牛精液,并用分离后的冷冻精液给奶牛输精,产母率为 65 . 4 %; Shroedom(1932) 最早报道了利用电泳法分离牛的精子,用向阳极移动的精子受精后所得后代雌性占 71 . 3 %。 总体分析表明,以上几种方法分离的精子数少、准确率低且可重复性差 , 生产中应用较少。 2.1.2 免疫学分离法 免疫学分离法是利用 H-Y 抗体检测精子质膜上存在的 H-Y 抗原 , 以此来分离 X 精子和 Y 精子。 罗承浩等( 2004 )应用此法对奶牛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比自然产母犊性比率理论值提高 10 . 7 %。由于免疫法对精子处理的时间较长,影响精子活力,可导致受胎率下降,推广应用具有一定难度。 2.1.3 流式细胞仪分离法 ( 流式细胞光度法 ) 该法的理论依据是 X 、 Y 精子的 DNA 含量不同,用 DNA 特异性染料进行精子染色后,使其逐个通过激光束,探测器根据精子的发光强度通过计算机指令充电使光强度高的 X 精子带正电, Y 精子带负电,当经过高压电场时会向不同方向偏转,达到分离的目的。 DNA 含量高 , 当用专用荧光染料染色时 , 其吸收的染料就多 , 发出的荧光也强 , 反之发出的荧光就弱。用分离后的精子进行人工授精或体外受精对受精卵和后代的性别进行控制,具有重复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的特点。 Seidel 等 2000 年报道用该法分离奶牛精子 , 用 X 精子输精后所产下的犊牛性别的准确率为 83%, 而 Y 精子为 90% 。 Andersson 等用分离的精液对 157 头产奶期奶牛进行人工授精,母犊率为 82 %。王建国等( 2006 )采用奶牛 X 性控冻精对奶牛进行人工授精,母犊出生准确率为 93 . 3 %,极显著地高于普通冻精的母犊率。 阚远征,张振山( 2007 ) 采用奶牛 X 性控冻精处理 在 571 头犊牛中,母犊牛为 529 头,公犊牛为 42 头,其中母犊牛的比例为 92 . 6 %,比普通精液配种的母犊牛出生率 (

文档评论(0)

好老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