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概述 1
1.1课题来源 1
1.2超声检测技术简述 1
1.2.1超声波检测 1
1.2.2超声检测误差来源 2
1.3系统任务和要求 3
1.4系统方案设计 3
1.5系统开发意义及应用 4
第二章 系统原理分析 5
2.1超声波检测系统分析 5
2.1.1超声波测距原理 5
2.1.2温度补偿原理 5
2.2超声波检测预备知识 6
2.2.1超声波的应用 6
2.2.2超声波传感器 7
第三章 系统总体设计 11
3.1智能测量模块总体设计 11
3.1.1超声传感器的选择 11
3.1.2超声信号的处理 12
3.2系统模块电路设计 13
3.3系统通信总体设计 13
3.3.1串行通信基本概念 13
3.3.2串行通信过程 14
3.4系统通信软件设计 14
第四章 系统硬件设计 16
4.1关键器件选择 16
4.1.1嵌入式ARM微处理器LPC2131 16
4.1.2液晶显示器 16
4.1.3 超声波传感器 16
4.2超声波检测模块 17
4.2.1超声波收发分体回路设计 17
4.2.2超声波收发一体回路设计 19
4.3液晶模块 20
4.3.1 FYD12864-0402B液晶模块介绍 20
4.3.2 FYD12864-0402B液晶模块的应用 21
4.4串口通信模块 21
4.4.1 串行通信协议 21
4.4.2 串行通信总线标准接口 21
4.5温度补偿模块 22
4.5.1温度传感器DS18B20原理 22
4.5.2 DS18B20与ARM接口电路 22
4.6电源模块 23
第五章 系统软件设计 24
5.1系统程序总体设计 24
5.2下位机程序设计 25
第六章 系统测试 29
6.1系统操作 30
6.2测试结果分析 31
第七章 系统展望 33
结束语 34
致 谢 34
参考文献 35
附录一、系统PCB图 37
附录二、整机实物图 37
附录三、主要程序代码 38
附录四、翻译 41
第一章 概述
1.1课题来源
超声波测距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测距新技术[1],是一种非接触的检测方式,和红外、激光及无线电测距相比, 它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能高、价格便宜、安装维护方便等优异特性,在近距范围内超声测距具有不受光线、颜色以及电、磁场的影响,在恶劣作业环境下有一定的适应能力[2]。 因此利用超声波测距在实现定位及环境建模场合,如:液位、汽车防撞雷达、井深及管道长度测量、机器人定位、辅助视觉系统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传统的超声波测距仪测量精度普遍较低,都不能满足高精度测量的要求。为了克服此不足, 作者从测距仪结构设计和回波信号处理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回波包络峰值[3]的检测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测距仪超声检测的精度、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对。本设计是基于ARM来实现的。
1.2超声检测技术简述
1.2.1超声波检测
声波是一种能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的机械波。根据声波振动频率的范围,可以分为次声波、声波、超声波和特超声波。一般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在20Hz~20kHz之间,频率低于20Hz的波称为次生波,而高于20kHz的波称为超声波,频率高于Hz的波称为特超声波[4]。声波频率界限如图1-1所示。超声波检测中常用的工作频率在0.25~20MHz范围内。
由于超声波具有的这些良好的品质,超声波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渗入工业、农业、国防、医学以及航天和航空等领域并且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5]。甚至有人认为超声技术可以和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以及核技术相媲美,是一门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
1.2.2超声检测误差来源
本系统采用渡越时间法进行物位测量,通过不断检测超声波发射后遇到被测界面所反射回来的回波,从而测出发射和接收回波的时间差t,然后求出待测物位到传感器的距离L,在已知声速v的情况下,不难得出:
L=0.5vt (1)
下面对影响超声波距离测量精度的因素进行逐一分析。
(1)声速
从式(1)可以看出,必须知道声波在媒质中的传播速度v,才能从传播时间求出待测距离,但是各种媒质有不同的声速。因此,在实际测量时,很难把声速看成一个不变的恒量。当媒质的成分、温度、压强等因素都没有很大的变化,而且测量精度要求又不很高的情况下,把声速当作不变的方法才能勉强满足测量要求,否则就应该进行声速校正。
在多数情况下,温度是影响声速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在空气中声速理论公式为: (2)
式中 T为摄氏温度,式(2)表明空气中声速是温度的函数,此时式(1)为 m (3)
不难看出,温度每变化1℃,引起声速变化约千分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