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教学系统(终稿).doc

毕业论文: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教学系统(终稿).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武汉纺织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课题名称: 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教学系统 完成期限: 2009年12月10日至 2010 年5月20日 院系名称 理学院 指导教师 张俊杰 专业班级 信科061 指导教师职称 讲师 学生姓名 李磊 院系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签字 一、课题训练内容 (1) 提高任务规划能力; (2) 通过利用计算机互联网以及图书馆资源搜集信息,熟练掌握信息检索方法; (3) 熟悉VB6.0编程以及SQL Server2000数据库的操作管理与维护; (4)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实际动手能力; (5) 通过外文文献阅读、翻译提高英语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6) 通过系统功能实现与课题设计文档书写,提升语言的组织和写作能力。 二、设计(论文)任务和要求(包括说明书、论文、译文、计算程序、图纸、作品等数量和质量等具体要求) 1、开题报告 (1)字数要求2000字以上。 (2)课题的意义,所属领域的发展状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手段。 2、格式:按照武汉纺织大学毕业设计(论文)[1] 莫赞,冯珊,唐超.智能教学系统的发展与前瞻[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2,38(6):6-7. [2] 刘彬彬,安剑,于平.Visual Basic项目开发实例自学手册[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3] 龚波等.SQL Server 2000教程[M].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 [4] 李春葆,曾慧.SQL Server 2000应用系统开发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5] 木林森工作室.Visual Basic 6.0[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6] 黄明,梁旭,冯瑞芳.Visual Basic+ SQL Server中小型信息系统开发实例精选[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7] 周治平.ADO数据存取技术[J].江南学院学报1999,14(3):52-56. [8] 鲁佩云.ADO对象模型和用VB实现其应用的两种方式[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5,10(7):15-20. [9] M M El-Khouly. Expert tutoring sustem for teaching computer programming languages[J]. Computers Education, 2000, 18(5):27-32. [10] Kim, J. A Web-Based Speaking Test Development Using Visual Basic 6.0[J]. Multimedia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2006, 9(2):77-98. 四、毕业设计(论文)进度表 武汉纺织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进度表 序 号 起止日期 计划完成内容 实际完成情况 检查人签名 检查日期 1 2009/12/10 接受任务 2 2009/12/10-2009/12/25 收集资料 3 2009/12/25-2010/1/20 完成开题报告 4 2010/1/20-2010/2/20 制定论文框架 5 2010/3/20-2010/4/25 完成论文初稿 6 2010/4/25-2010/5/5 修改论文初稿 7 2010/5/5-2010/5/15 第二次修改论文 8 2010/5/15-2010/5/20 定稿,准备答辩 注:1.本任务书一式两份,一份院(系)留存,一份发给学生,任务完成后附在说明书内。 2.“实际完成情况”和“检查人签名”由教师用笔填写,其余各项均要求打印,打印字体和字号按照《武汉纺织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规范》执行。 武汉纺织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教学系统 院系名称 理学院 专 业 信息与计算科学 班 级 信科061 学生姓名 李磊 课题的意义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同时大学教育给予学生更多的课余时间发挥特长和兴趣通过自学自我提高,课堂学习时间也就显得十分有限。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普及,尤其是二十一世纪以来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计算机学科教学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化多样化,教师要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对所学内容的消化和吸收也越来越困难,这就要求教学手段也必须不断的更新。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在诸如操作性、可视性较强

文档评论(0)

1457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