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戏曲文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庚 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09月第1版. 第五章 戏曲文学 戏曲文学是剧作家按照戏曲舞台演出的要求而写出的书面戏剧样式。从艺术的分类学角度看,戏曲文学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是整个文学大类中的一个分类,与诗歌、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并驰于文坛。一般文学史.文学概论对它的艺术价值的论述,主要体现在文学水平上。而本文所谈的戏曲文学,是从戏曲演出的角度来阐述的。也就是说,是把它作为整个戏曲创作中的一个创作流程和构成因素来看待的。按照目前一般的看法,戏曲艺术的创作分一度创作和二度创作两个阶段①。一度创作即剧本文学的创作,由剧作家来完成。二度创作是以剧本文学为蓝本的舞台艺术的创作,由导演统帅戏曲音乐、舞台美术,表演艺术等创作人员来完成。由此看来,戏曲文学是整个戏曲艺术的基础。同时,它又是整个戏曲艺术综合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在这些子系统之间,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统一和阶的整体功能。 ①也有些同志从接受美学的观点出发,把戏曲创作分为一度创作、二度创作,三度创作三个阶段。三度创作是指观众在观看演出时的欣赏、想象阶段. 第一节剧诗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戏曲文学也可以说是诗的一种,明清之际很多曲论家,都把戏曲看作诗的流变和分支,把戏曲文学的体裁上溯到《诗经》,所谓“诗变而词,词变而曲。。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戏曲是诗,但又不是一般的计,而是具有戏剧性的诗,是诗与剧的结合,曲与戏的统一,故名“戏曲”,也叫“剧诗”。西欧的古典戏剧也是一种戏剧与心相结合的产物,也叫“戏剧体涛”。中国的剧诗和西欧的戏刚体诗,并无本质上的差异,它们都是主观与客观、内部与外部、时间与空间的统一,但又有各自的特点。中国剧诗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下三方面。一,无体不备的兼容文学。戏剧诗歌是诗歌发展的最高阶段,艺术的皇冠”①。它综合了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手段,利用诸种艺术的长处,来尽量减少自己反映生活的局限。故别林斯基又把它称作“最高的艺术体裁”②。所谓“最高”,是指综合程度最高而言,并非指艺术品种的优劣高下。·假如说,戏剧体诗是文学艺术中综合度最高的体裁,中国剧诗(戏曲)则是所有戏剧体诗中综合度最高的戏剧。中国剧诗,山公别林斯基co诗歌的分类和分科”,别林斯基选集》第3卷第76,1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2Jy 无论是对文学体裁的综合或艺术你裁的综合,都几乎达到了。无体不备”的境界。戏曲文学在文学方面的综合秆度,几乎把所有文学体裁的艺术成分都囊括了进来,诗、词、赋、骈、散文、小说……都被它吸收和融化,作为展开戏剧冲突和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段。这一点,孔尚任在《桃花扇小引》中已明确指了出来:传奇虽小道,凡诗、赋、词、曲、四六(指骈文——引者)、小说家,无体不备。至于摹写须眉(指描写人物——引者),点染景物,乃兼画苑矣。孔尚任这段话,准确地概括了戏曲文学对其他各种文学兼容并包的特性。戏曲不仅把所有文学体裁的语言形式综合了进来,而且几乎把所有艺术样式也都综合了进来,诸如音乐、舞蹈、绘画、曲艺、杂技、百戏等,都能为它所用。这一点,比之西洋或歌、或啡、或话的剧诗来,其综合程度似要广泛而多样得多。中国剧诗对各种艺术的综合虽五花八门,但概括起来无非是两类,一是属于时间艺术的。声。,一是属于空间艺术的“容”。古人也是这样理解的:“曲者,歌之变,乐声也。戏者,舞之变,乐容也。皆乐也,何以不官乐?”这是程羽文在《盛明杂剧序》中的一段话。他认为,不要把戏曲作为单纯的文学样式来看待,而要作为综合了。声”与“容”的诸多艺术品种的。乐”来看待。这儿他所说的。乐。,不是音乐的乐,而是对所有艺术的总称。戏剧诗人如何把戏曲剧本当作“乐。来写,而不是单纯当作文学来写,这是剧本文学能否成为戏曲,能否搬上舞台的关键,是艺术上能否成坊的重要一步。为此,明人沈际飞在《题紫钗记》一文中提出了写好剧本文学的三个要点,“以笔为舌,以实为虚,以浑成为变化。”我们不妨在此基础上作些·阐发。·首先,要做到“以笔为舌”。戏曲剧本是为剧中的角色而写蔚嚣占蟹F{`·[|;惑出韭i4十-工/ 的,作者要将自己的笔,化为角色的舌。语言必须“肖其声口。,有人物,有个性。语言要能歌能唱,字里行间,做到抑扬顿挫,错落有致。无论是曲是白,都须“声务铿锵”,富有乐感。要把文学当作音乐来写,伊演员唱起来上口,观众听起来好听。切忌佶届聱牙,折断人嗓子。这就是戏曲文学所要求的“声”。第二,要做到“以实为虚”。这是指戏曲剧本不要写得很实,文字不要太满,要写得简洁空灵,以虚代实,虚实相生,给舞台留出广阔的空间,使演员能自由自在地运用舞蹈虚拟环境,塑造人物。京剧《三岔口》通本没有多少台词,但剧中有如下一段舞台提示:(刘利华拨门,进门,摸索;任堂惠惊觉,搏斗;正在难解难分时,焦赞、刘妻同上,黑暗中任堂惠与焦赞,刘利华与刘

文档评论(0)

中华书局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