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用于高速钻床Z轴的线性驱动装置(终稿).doc

毕业论文:用于高速钻床Z轴的线性驱动装置(终稿).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西工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 课题名称 用于高速钻床 Z轴的线性驱动装置 系 别 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专 业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数控) 班 级 机自Z071 学 号 200702201022 姓 名 黄广平 指导教师 吴德林、丁黎光 2011年 4 月 21 日 广西工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用于高速钻床 Z轴的线性驱动装置 系 别 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专 业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数控) 班 级 机自 Z071 学 号 200702201022 姓 名 黄广平 指导教师 丁黎光、吴德林 2011 年 4 月 21 日 1.课题研究的意义 随着计算机、通信设备、数字消费电子工业和汽车电子工业对电子产品的多功能化、小型化、轻量化、高密度和高可靠性的要求,使得印刷线路板向多层、细线宽线距、细通孔、特殊功能方向迅速发展。为此,在有限的面积内需要布设更多的线和孔。这就要求PCB高速数控钻床要具有更高的钻孔能力,针对这要求我对高数钻床Z轴进行设计,从而提高钻孔能力来适应PCB板的钻孔要求等。 2.课题 a、3月3日-3月25日 从学校的松林数控设备(深圳)有限公司实习 b、3月26日-4月20日 学习VB和汇编语言等设计所用到的软件与课程 c、4月21日-5月10日 确定电路板、Z轴结构与运动方式、电脑控制界面、 d、5月11日-5月22日 用VB和汇编语言编写控制Z轴运动程序与相应的电脑控制界面 e、5月23日-5月 30日 整理资料编写论文 6.本课题的预期研究成果 本课题的预期成果在经过对PCB高速钻床Z轴的驱动装置的设计,最终该机床的钻孔能力提高到600孔每分钟以上并且实现Z轴的柔性运动。 目录 1.绪论 1.1.概述 1.2. 2.Z轴驱动装置线路板的设计 2.1CPU的选择 2.2A/D模数转换器的选择 2.3D/A数模转换器的选择 2.4 调速IC芯片的选择 2.5控制正反转IC芯片的选择 2.6锁存器的选择 2.7 3.机床Z轴的运动的设计 4.Z轴机械结构的设计 2.Z轴驱动装置电路板的设计 2.1.CPU的选择【新编MSC-51单片机应用设计】 目前世界上较著名的8位单片机的生产厂家和主要机型如下: 美国的Intel公司:MCS-51系列及其增强型系列 美国Motorola公司:6801系列和6805系列 美国Atmel公司:89C51等单片机 美国Zilog公司:Z8系列及SUPER8 美国Fairchild公司:F8系列和3870系列 美国Rockwell公司:6500/1系列 美国TI(德克萨司仪器仪表)公司:TMS7000系列 NS(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NS8070系列 美国RCA(无限电)公司:CDP1800系列 日本松下(National)公司:MN6800系列 日本NEC(电气)公司:(COM87)(PD7800)系列 日本HITACHI(日立)公司:HD6301,HD63L05,HD6305 荷兰PHILIPS(飞利浦)公司:8xC552系列 我国使用最多的是Intel公司的MCS-51系列。 我选择了使用AT89S52CPU(或AT89S51两者可以相互替换),Atmel公司的AT89S系列与MCS-51系列是兼容的,下面我就用MCS-51来介绍AT89S52CPU的内部结构如图(2.0) 图2.0 MCS-51 单片机内结构 1.微处理器(CPU) 它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两大部分,它可以实现位处理、查表、状态检测、中断处理等。 2.数据存储器(RAM) 它是用来存储程序在运行期间的工作变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457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