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无序的个人写作与新诗歌的可能性——世纪末广东青年诗坛散记一?? 已经整整三年了,我把自己放逐在诗歌之外,或者说像维特根斯坦所言,在不能言说的地方保持沉默。这一方面表明我对当下诗坛的失望,另一方面,这种有意的疏离是为了践行我对当代生活的状态的独立思考——在工业文明、都市生活与人性的自然伸展及生命的自我完善之间寻找一种内在的逻辑关系。?? 我总认为物质享受与人类的精神彼岸绝非水火不相容,尽管我最初也是“怀着乡愁的冲动”触摸诗歌的,并且在从众的家园意识中完成过虚伪的抒情,视物质为阻挠人性向神性转化的恶之花,这种在别人的思想里打造自己诗歌模具的派生性写作,这种用语言的内在节奏与不确定性的新意义来回避轰轰烈烈的当下现实的“鸵鸟诗学”,在1995年春天,被我在无意识间修正——我被派往上海筹建了南方周末上海记者站,最初是繁杂的事务与沉苛的压力使我暂时把诗歌搁在一边,即使偶尔的阅读,也把自己还原为一个冷静的读者,渐渐地,我发现了喧嚣的“体制内诗歌”的意识局限——一味回避不断丰盈变化的现实的形而上的简单重复,虽然也有一些技巧上的冒险与语言上的激进,但基本上是千人一面,那样的诗歌只沦为写作者一种****式的对镜自怜,不客气地说,是一大堆无病呻吟的或香或臭的诗歌垃圾(当然包括我自己的作品),这也就难怪读者们要冷落诗歌了。?? 这样的觉醒使我羞于做一名没有面孔的诗人,我只能洁身自好,放弃了与诗坛的苟合,一心一意做一名好记者,但对社会有了更多层面的体验与更自觉的观察。?? 我明白当下性是一贴时代药方,但我乐于做诗歌边缘的“隐士”。 我不想去指谪诗坛上“皇帝的新装”式的相互吹捧,但也没有足够的学养来张扬正在实践的诗歌理想,虽然如今交流、表达与传播并非难事,我还是固执且知趣地认为,用一种未经验证的虚无去批评浮躁而混乱的现实,也是不合时宜的。为了表明这篇文章价值向度的个人色彩,我对自己这几年来的沉默作了这样一番简单的“坦白交代”。 二 ?? 说实话,广东青年诗坛是一个尴尬的自我欣赏的概念。作为一个整体,它几乎从未真正存在过!虽然有几位潜质不错的写作者,但彼此之间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与本土的文化传承也几乎毫无瓜噶,给人的感觉是无序的,像散兵游勇,像一条被废弃的河床上零乱的几块沙砾,即使在广东的文化群体中也是静寂的毫不显眼的,将其推到全国背景下,就显得更为苍白。?? 从新时期开始,广东诗歌就没有过什么全国影响,圈中人开玩笑说80年代广东只有一名诗人,指袁安。(杨克、丁当、王小妮、徐敬亚等成名后移居广东的不在此列)在濒临世纪末的90年代浸淫过商品大潮的骚动,被崇尚个性与相互封闭解构得支离破碎的广东青年诗坛,有哪个出类拔萃的青年人能够春雷乍响,横空出现吗??? 这年头,环顾整个青年诗坛,互相吹捧、孤芳自赏之风甚盛,浮躁之风甚盛,写过几首诗就毫不脸红地自封或被封为青年诗人的不在少数,但有多少人把准时代的脉搏窥探到社会发展的秘密体验了人性在工业文明面前的痛楚与欢欣,有多少人能准确诠释现实中自己的生存状态及生命价值?太多的人把相互模仿当作一种集体的狂欢,几乎整个第四代(泛指新生代之后的写作者,我不喜欢这种说法,但也只能沿用这个概念)要么被韩东的“诗到语言为止”所误要么被海子狂乱的麦地意识及泥沙俱下的表达方式所惑,满足于语言的张力所激发的神秘色彩与反逻辑,满足于自我膨胀的随心所欲,甚至企图在这个多元时代里自弹自唱自圆其说,但没有令人信服的诗学提纲,一些零碎的诗论也往往不知所云,实际上是自欺欺人。?? 依附感强、独立状态缺失、回避当下生存环境,使整个第四代被笼罩在新生代的阴影中,虽然叶匡政、余弦等“70年代人”的优秀中坚正以个人的经验推出全新的诗歌样式与表现内容,但有全国性普遍影响的第四代诗人至今还令人遗憾地一片空白。?? 我要描述的“广东青年诗坛”所涉及的人基本上就像整个第四代诗人一样,既是轻狂的一群也是被耽误的一群,许多人一开始就陷入错觉,如今依然在搁浅的船上毫无方向感地挥桨划动以证明白己的努力与虔诚,阅读他们的文本总让人觉得啼笑皆非。 为了完成这篇文章,我花了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差不多披览了《作品》、《广州文艺》、《花城》、《面影》、《故乡》、《射门诗报》、《锦江诗报》、《青铜诗报》、《三只眼》、《自卫》、《外遇》、《招商世纪》、《人鸟》、《持烛者》等正规或民间诗报刊上所有能见到的广东青年诗人近三年来的文本,总体感觉是沉闷浮躁轻薄,从结构到语言都有许多生硬的模仿的蛛丝马迹,一大群作者中有鲜明特色的就那么几位,在此我提请大家注意赵红尘、凌胜强、欧宁、单小海、样子、陈进、江城、周全胜、林世宾、陈珂等人的名字。除江城外,他们都受过大学教育,从最初学院激情的青春期写作开始寻找自己的诗歌座标,起点较高、眼界较为开阔,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