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深圳教师招聘_社会心理与行为教育理论高分题库精编.docx

2012年深圳教师招聘_社会心理与行为教育理论高分题库精编.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年社会心理与行为教育理论高分题库精编选择题1.态度的核心成分是()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意志成分 D.行为成分2.态度是个人指向一定对象,有一定的观念基础的评价性持久反应倾向,它由三种成分构成,下列四项中不属于这三种成分的是()A.认知 B.情感 C.意志 D.行为3.有些人看到商人赚很多钱,他会显示出自命清高和鄙视“为富不仁”者的态度,以保持心理平衡。这是态度的()A.知识功能 B.工具性功能 C.价值表达功能 D.自我防御功能4.提出态度的认知不协调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费斯廷格 B.韦纳 C.阿特金森 D.班杜拉5.学生倾向于认为外表有魅力的老师教学能力更强,这种现象是()A.宽大效应 B.晕轮效应 C.中心品质 D.刻板印象6.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A.近因效应 B.首因效应 C.社会过滤效应 D.最近效应7.“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这句话反应的是()A.首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刻板效应 D.第一印象8.人们通常认为美国人民主、热情,英国人有绅士风度、保守,法国人爱好艺术、浪漫等,这种现象称为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社会刻板印象9.“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体现的心理效应类型是()A.近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投射效应 D.刻板印象10.某生学习成绩较差,却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父亲是级干部,以求得心理满足,这是采用了()心理防御方式的表现。A.升华 B.补偿 C.退行 D.转移11.下列表现符合心理防御机制中文饰的是()A.明明内心自卑感很重,但却总表现出自高自大,傲慢不羁B.考试不及格,则说考试太难超出要求C.把失恋的痛苦转化为发奋学习的动力D.学习成绩平平,但体育成绩突出12.“眼不见,心不烦”“掩耳盗铃”等都是()的表现。A.压抑 B.投射作用 C.否认作用 D.升华13.在教育过程中,强调“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学生,这是重视()的心理效应。A.移情 B.从众 C.心胸豁达 D.期望14.皮格马利翁效应体现了教师的()对学生的影响。A.知识 B.引导 C.期望 D.能力15.有些平时很勤劳的学生在大扫除时懒懒散散,不爱干活,这种现象是()A.社会助长 B.社会堕化 C.侵犯行为 D.社会干扰16.心理学家舒茨认为最基本的人际关系需要有三类,不包括()A.包容需要 B.控制需要 C.尊重需要 D.感情需要17.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是由()提出的。A.霍曼斯 B.舒茨 C.克鲁特 D.阿希18.人们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在情感基础上形成的心理上的相互关系是()A.人际吸引 B.人际沟通 C.人际关系 D.人际交往19.与“口服心服”“口服心不服”两种心理现象相对应的是()A.真从众不从众 B.真从众权宜从众C.权宜从众不从众 D.权宜从众从众20.迷信、巫术的流行,说明()影响社会态度的形成。A.经验的情绪后果 B.参照群体 C.知识水平 D.文化因素21.监考老师在考生身边来回走动会影响学生水平的发挥,这种现象是()A.社会助长 B.社会干扰 C.社会惰化 D.社会促进22.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而造成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是()A.社会促进 B.社会干扰 C.社会惰化 D.社会依从23.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受实际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的影响,而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称为()A.从众 B.依从 C.顺从 D.服从24.警察要求司机停车,司机就必须将车开到路边停下,这种现象是()A.从众 B.依从 C.服从 D.顺从25.儿童在早期生活中,除亲子关系之外在同龄伙伴中建立的社会关系属于()A.同伴关系 B.师生关系 C.交往关系 D.一般关系26.学前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A.教师与儿童的关系 B.教师与家长的关系C.教师与教师的关系 D.家长与儿童的关系二、多项选择题1.印象形成的效应有()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D.社会刻板效应 E.远近效应2.舒茨提出人际交往需要的三维理论,包括()A.成就需要 B.包容需要 C.情感需要D.支配需要 E.生存需要3.影响从众的因素有()A.年龄 B.知识经验 C.群体因素D.刺激物因素 E.性别4.利他的行为特征包括()A.自愿性 B.无偿性 C.损失性D.利他性 E.合作性5.影响人际吸引和排斥的主要因素有()A.距离的远近 B.交往的频率 C.态度的相似性D.个性的互补性 E.外形特征三、填空题1.社会态度的功能包括适应功能、 、价值表现功能和认识或理解功能。2.态度的学习理论包括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强化理论和。3.不期望任何回报的亲社会行为是。4.“情人眼里出西施”这种现象属于。5.

文档评论(0)

好老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