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探测成像与安全防范技术.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1章 探测成像与安全防范技术.ppt

11.3.2 复合探测技术和防范报警系统   1. 单技术探测器的局限性   单技术探测器虽然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但由于受到如环境温度、震动、冲击、光强变化、电磁干扰、小动物活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在某些情况下的误报、漏报率会相当高。    例如, 1981~1985年香港警方共收到89 085次报警, 误报率高达99%; 又如英国苏格兰警方1985年共收到约20 000次报警, 误报率为98%。   2. 复合探测技术报警器   1) 复合探测技术报警器的特点   复合探测技术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探测技术结合在一起, 以“相与”的关系来触发报警装置。 采用双技术探测方式要比采用单一探测技术的报警器的误报率低得多。 表11-2列出了几种单探测技术和双探测技术报警器误报率的比较。 可以看出, 微波—热释电红外双探测技术报警器的误报率最低。 据报道, 它比采用单一探测技术的报警器的误报率降低421倍, 比其他几种类型的双技术报警器的误报率降低约270倍。 表11-2 单、 双探测技术报警器误报率的比较 表11-3 几种探测器的工作特点和性能 表11-3 几种探测器的工作特点和性能   2) 复合探测技术报警器的安装   双探测技术报警器按结构分为一体式和分体式两种。分体式的报警点安装较麻烦,但其优点是可按照各种探测方式的特点和实际现场进行安装,使每种探测器调整到最佳灵敏度。   图11-20是热释电红外—超声波双探测器的分体安装示意图。 两种探测器分别安装在房间内的不同位置。 图11-20 分体式热释电红外—超声波双探测器的最佳安装示意图 图11-21 多普勒型超声波探测器的能场分布图 (a) 装在天花板上; (b) 装在墙壁上; (c) 装两个探测器   安装超声波探测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1)应使超声波探测器的发射角对准来犯者最有可能进入的通路。由于多普勒型超声波探测器的探测灵敏度与入侵者的运动方向有关,当入侵者面向或背向探测器走动时, 收到的超声波附带有较大的多普勒频移, 探测灵敏度较高。    (2) 超声波探测器应远离发热源, 如空调器、 暖气管(片)、 热风机等。    (3) 注意避免室内的家具、 物品对超声波探测器的遮挡。 因为超声波对物体没有穿透性能, 所以应防止对超声波传播的阻挡而形成探测盲区。   (4) 房间的隔声性能要好, 以避免外界的超声波噪声、 汽笛声、 哨声以及铃声等可能产生超声源的干扰。 11.3.3 主动式红外入侵探测报警技术   1. 主动式红外探测报警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如图11-22所示, 主动式红外探测报警器由红外发射机、 红外接收机和报警控制器等组成, 分别置于收、 发端的光学系统一般采用光学透镜, 用于将红外光聚焦成较细的平行光束, 以使红外光集中传送。 红外发射机发出的红外光束是一道人眼看不见的警戒线, 当有人穿越或阻挡这条红外光束时, 便启动报警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 按红外光束的形式, 分为单音脉冲式、 载波调制式和有消隐波门的红外探测报警系统。 图11-22 主动红外探测报警器的原理框图 (a) 单音脉冲红外探测报警系统组成框图; (b) 载波调制式红外探测报警系统组成框图; (c) 有消隐波门的红外探测报警系统框图   2. 主动红外探测报警器的安装方式和防范布局   选取合适的遮光时间进行报警对于主动红外探测报警器至关重要。 若遮光时间选得过短, 某些外界干扰(如电磁干扰、 背景光变化、 小鸟飞越、 小动物穿过等)会引起误报警; 若遮光时间选得过长, 则可能导致漏报。 若来犯者以10 m/s的速度通过镜头的遮光区域, 人体最小粗度为20 cm, 则穿越者最短遮光时间为20 ms。 光束被人体遮断超过20 ms时, 系统就会报警, 而小于20 ms时不会报警。 这样, 较小的活动体, 如小动物、 昆虫等不会导致误报。   主动式红外探测报警器可根据防范要求以及实际防范区大小、 形状的不同, 视具体情况布置单光束、 双光束或多光束, 分别形成警戒线、 警戒墙、 警戒网等不同的封锁布局。 如红外发射机(T)和接收机(R) 对向放置, 之间形成一条单光束的红外警戒线或多光束的红外警戒线; 成对发、 收装置对射, 可构成红外警戒面; 采用反射镜(转向镜)形成红外警戒线、 警戒面或警戒网。 对于有分岔的长走廊, 可用一个红外发射器、 两个反射镜和安装在走廊两端的两个红外接收器进行红外警戒; 对于远距离主动红外警戒, 可采用中继方式。   3. 安装主动红外探测器的注意事项   (1) 在不影响防范技术要求的前提下,探测器不要安装在显眼的地方。 主动式红外探测器体积小,重量轻,便于隐蔽。   (2) 主动式红外探测器应有防拆

文档评论(0)

仙人指路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