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液晶面板大廠經營模式與競爭策略之研究
以韓國三星和台灣友達為例
林士琪 Shih-Chi Li
南台科技大學國際企業學系副教授
Chun-Hsien Wu
南台科技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班研究生
摘要樂金,以瞭解三星和友達兩企業之現狀、策略規劃及未來趨勢之比較。並採用Porter的五力分析架構、垂直整合、國家競爭優勢之鑽石模型、企業價值鏈模型,找出三星和友達兩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及策略方針,以瞭解其本身的優缺點、掌握機會與規避威脅以擬訂策略,維持長期的競爭優勢。並且希望能找到一些具體有用的策略,能夠使台灣其他液晶面板業者規劃出未來競爭策略的藍圖。
關鍵字:杜蒙(Allen B. Dumont)所發明的陰極射線管(Cathode-ray Tube)半導體產值與彩色影像顯示器兩項產業的產值在年時,各自突破一兆元,並且推動數位內容與生技產業成為具發展潛力的兩個明星產業2002年超越日本成為僅次於韓國的全球第二大供應國,全球市佔比重達38.3%,而在2006年台灣出貨量占約49.4%為全球第一,第二為韓國約39.3%。
隨著佈局全球化,台灣的擴廠及群聚投資,以及國內大尺寸TFT-LCD廠商已掌握對關鍵零組件的採購權,加上台灣TFT-LCD開始具完整上下游供應鏈佈局,如竹科、中科、南科及國際廠商群聚南科園區,所形成之上下游光電聚落。在這樣與日、韓等國激烈競爭之下,台灣廠商要如何運用適宜的策略模式,和廠商必須有的對策與相關產業所需的資訊,都是些值得探討的議題。
研究目的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夠利用個案研究方式,透過TFT-LCD 產業的發展經驗,探討三星和友達兩企業之經營模式及競爭策略。採用Porter的五力分析架構、垂直整合、國家競爭優勢之鑽石模型、企業價值鏈模型,找出三星和友達兩企業的發展現況、國家競爭實力分析、廠商與產能、市場的供給與需求及產業的未來發展趨勢等,而運用資料的蒐集與分析,以找出市場機會,進行競爭分析。使其能夠讓台灣其他液晶面板業者,對於未來競爭策略的制定,與如何配合本身優劣勢擬定競爭策略,能夠維持成長與獲利,而有所參考依據。故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包含了:
一、說明台灣TFT-LCD的現今產業動向及未來的趨勢。
本文希望能夠瞭解台灣TFT-LCD產業的成長歷程,探討在如此競爭的全球市場之下,台灣廠商如何從中快速崛起。並經由產業分析,了解影響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藉此描繪出未來可能的產業結構。
二、分析三星及友達兩廠商在TFT-LCD 產業的經營模式及競爭策略。
由文獻探討與產業次級資料的蒐集與分析,以了解三星及友達兩廠商在TFT-LCD 產業的經營模式及競爭策略。
三、 給予台灣TFT-LCD產業與其廠商未來可行的策略依據。
基於我國業者目前在全球產業中的地位及優勢,對於產業未來發展的可能情況,提供我國業者規劃策略的參考。
研究流程
本研究共分為五個章節,第一章介紹本研究之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與研究流程之說明。第二章為文獻探討,將以五力分析架構、垂直整合、國家競爭優勢之鑽石模型、企業價值鏈模型,以建立研究基礎。第三章為LCD產業分析,由台灣、日本、韓國TFT-LCD產業發展概況,來對其產業未來發展做評估。第四章個案研究,針對韓國三星和台灣友達做研究分析。第五章是本研究的結論與建議。
文獻探討
2.1 五力模型分析
Michael E. Porter認為競爭力是企業經營成敗的核心,一個產業的競爭,不僅是原有的競爭對手,而是存在著五種相互競爭的力量,分別是潛在進入者的威脅、替代品的威脅、購買者的議價能力、供應商的議價能力、現有競爭對手的競爭程度。這五種競爭因素也代表了「產業結構」的功能,且也會隨產業的不同也會有所不同,但對於產業長期的獲利能力有著決定性的影響。而Porter 的五力分析是屬於外部競爭分析的一種。其架構圖如下:
資料來源:Michael E. Porter,Competitive Strategy(New York: Free Press, 1980)
潛在進入者的威脅:目前和公司並不在同一產業中競爭,但卻有能力成為公司對手的競爭者。潛在進入者若進入該產業,會造成供應量的擴大,引起與現在廠商的激烈競爭,使產品的價格下跌。
現有競爭對手的競爭程度:主要是三個因素的函數
產業競爭結構:是指產業內公司的數量與規模分布情形,在產業分析初期策略性經理人就必須決定的。又可分為,分散型產業─由多數中小型的公司所組成,其中沒有任何一個公司是處於掌握產業價格的地位;以及整合型產業─由少數大型公司所掌控(寡占),或較極端的狀況是由單一公司所掌控(獨佔),且公司是處於可以決定產業價格的地位。
需求條件:新顧客所帶來的需求增加或現有顧客的額外購買,提供了更大的範圍讓公司來爭取顧客,所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