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理论文、报告的撰写.ppt
区域地理论文、报告的撰写方法 区域地理作品大体分成两大类。 一类是为教学、科学普及、宣传服务的作品,如大中学校用的区域地理教材、乡土地理教材等。 另一类是属于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论著,如中国自然地理、中华经济地理志等,这类专著都反映了本地区的环境结构及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对策及规律,带有方法论讨论的性质。 一般首先对各自然、经济等要素作系统分析,接着是地域分异的讨论,最后给出自然区划或经济区划,通过这些讨论来认识区域客观优势和发展的规律,深刻地反映区域的地理特征。区域地理作品要求材料全面、资料翔实、层次清楚、行文流畅。因此,在研究和撰写过程中,必须掌握好突出主题、科学分析、刻划差异、简练生动4个原则,才能深刻揭示区域特征,提高作品的水平。 一、突出主题 1.适当的体系一一突出主题的重要条件 区域地理作品要紧紧把握主题,围绕主题展开,才能写出深度,突出区域个性。例如,在研究和编写上海市地理时,可以围绕(1)沧海桑田演变的地史;(2)从渔村一贸易港口一县城一畸形城市一现代化都市的发展过程,铺陈开来,进行写作。这样可以前呼后应,浑成一体。或可以围绕上海的开疆文化,从浦西到浦东,从浦东回到浦西,又从浦西再到浦东的开发过程进行研究与编写,分析开发过程与条件的联系及其发展前景。 采用适当的体系是突出主题的重要条件。 2.体系的发展过程简介 (1)区域地理样板一一描述的传统纲要该“纲要”是19世下半叶,由德国近代地理学大师李希霍芬及赫特纳提出的。依次为:①地理位置;②地质;③地貌;④气候;⑤植被:⑥自然资原;⑦开发过程;③人口分布:⑨经济类型;⑩交通运输;⑩政治分区等。 该体系连同其他地理思想是康德的地理哲学在特定时期中(部门学科大批分化阶段)的强烈表现。这种思潮促进了区域地理学的发展,但却阻碍了地理学本身的科学化。 (2)区域经济地理体系一-H.巴朗斯基体系前苏联经济地理学家巴朗斯基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地理描述体系。主要包括:①序言:②自然条件与位置;③居民地理;④历史地理概论;⑤区域经济地理特征:⑥工业地理;⑦农业地理:⑧交通运输地理;⑨分区;⑩城市。 该体系的影响很深,直至现在。如20世纪50年代编写的中华经济地理志(一部较好的近代区域地理大型性著作),及若干省的区域经济地理著作,基本上都是采用这个描述体系,又如某些乡土地理作品。 该体系的优点是,格式比较固定,较容易掌握,查阅方便,材料祥细。缺点是把紧密联系的地理事物和素材,分别写进不同的章节,割裂内在联系,枯燥无味,罗列现象,缺乏方法论。当以普及知识为主要任务时,这个体系仍有一定价值。但当与生产建设密切联系起来,进入深层次的探索时,这个体系就显得有些陈旧。 (3)区域自然地理体系一一中国自然地理总论体系该专著的体系,主要有:①地理位置;②地质;③地貌;④气候;⑤水文⑥.土壤;⑦生物;⑧自然区划等。 这个体系是先研究区域内各自然地理成分,以作为研究区域综合自然地理的基础,后对区域进行整体的综合性研究。前者是部门区域自然地理,后者是区域综合自然地理。 (4)改革、探索后的体系我国的许多学者(李春芬、赵松乔、任美愣、胡兆量、陈传康、陈尔寿等)及地理教材的编著者都对区域地理描述体系进行了大量的探索、研究和改革。这主要有两方面: ①局部性的改革体现在调整某些章节的顺序,如把自然条件、历史发展、居民地理等章节合并成区域发展条件加以评述。 ②全面性改革主要是集中力量探索几个关键问题,围绕专题筛选素材,编写报告,并提出区域开发过程中的若干建议等。 全面性的改革,有一定难度,应与最近兴起的区域研究或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结合起来,使专题与区域恰当地揉合。 总之,区域地理作品一般分为条件分析、部门地理和分区三部分,要认真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尽量避免重复。需要着重分析的地方应展开,有关章节可以从简。这三部分之间的比例可灵活掌握,要突出区域特征。 二、科学分析 区域地理作品要防止罗列现象,只做表面文章,不作深入分析。为此: 1.要进行系统的动态分析和经济效果分析 有些地理特征,尤其是经济地理特征,从现状入手,研究它的发展过程,可以找到比较深刻的原因,发现系统内经济消长规律或趋势。因此,动态分析是深入揭示区域特征的重要手段,对国民经济规划、区域规划,农业布局和调整产业结构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加强区域经济效果分析是提高区域地理作品质量的重要途径。经济效果分析要有量的规定性,如全面收集单位面积产量、劳动生产率、资金利润率等经济效果指标,进行经济效果对比分析。 2.要进行区域内各种结构的确定性匹配和区位因素分析 各种资源结构可以影响到生产力的布局和发展方向。如气候、水、热结构对农业生产布局有很大影响。一个地域的土地结构与土地开发利用关系极为密切,如安徽省由于土地类型很分散,如安徽的农业基地在全国的比例不高,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当前电力行业形势及发展趋向.ppt
- 城市近期建设规划与城市分区规划.ppt
- 第五章旅館規劃與財務分析.ppt
- 关于规范和清理整顿本市通讯、广播电视等发射、接收设施的说明.ppt
-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ppt
- 道德规范及违法处置(基础训练).ppt
- 第六章旅館事業開發作業流程.ppt
- 第四章第一讲课件工程量清单编制.ppt
- 第四章第一讲课件工程量清单编制.ppt
- 转型阶段的冲突与不协调.ppt
- 专题九-文学类文本阅读(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专题复习).ppt
- 文旅老街开街氛围营造概念策划方案.pptx
- 2025年第一季度跨境技术转让关税抵扣机制对研发网络布局的导向作用 .ppt
- 2025年2月《aoe》研学旅行课程与学科教案的衔接机制 .ppt
- 2024年12月份精装修房质量验收标准与赔付机制双升级 .ppt
- 2024年12月军事伪装科学拼贴画国防教育课件研发 .ppt
- 2025年份1月份道德困境模拟系统还原古代士人的忠诚抉择路径 .ppt
- 2024年7月眼动追踪技术优化《阿房宫赋》重点标注系统.ppt
- 2024年2月份具身交互技术提升课件情境沉浸感 .ppt
- 2024年四月份住房租赁房源真实性核验系统全国联网 .ppt
最近下载
- 民用无人机驾驶员训练手册模板.docx
- DIN 5480中文版渐开线花键2006.pdf
- 江西省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卷(含答案).pdf VIP
- 国开电大《市场调查与商情预测》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pdf
- 2025年3月-7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进度计划表+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学习计划表格.doc VIP
- 高尔夫、活动赛事流程.doc VIP
- 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审查监督75页PPT.ppt
- 光纤通信系统第三版沈建华习题答案.pdf
- 住建部检查建设工程施工质量检查表.pdf
- 2024年医学高级职称-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医学高级)考试历年(2018-2023)真题荟萃附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