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闻自由的挑战:诽谤还是舆论监督.docVIP

对新闻自由的挑战:诽谤还是舆论监督.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4讲 《纽约时报》公司诉萨利文案 New York Times Co. v. Sullivan(1964) 1条修正案的保驾护航,它不仅不是政府的喉舌,反而是监督政府的重要力量。可是,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局限,新闻媒体对政府的舆论监督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准确无误。这样,新闻报道一旦有误,常常会引发涉及巨额罚款的诽谤大案,让新闻媒体吃不了兜着走。1964年的New York Times Co. v. Sullivan一案,就是因政府官员控告“New York Times”(《纽约时报》)犯有诽谤罪而引发的一个重大诉讼案。 中国社会的传统是升官发财,美国社会的传统是发财当官。1961年,福特汽车公司总裁麦克纳马拉出任当时年薪为2万5千美元的国防部长一职,而此公当时在福特公司的年收入,薪水加上股票共高达100多万美元。30年后,美国最大的海洋石油工程公司——哈里伯顿公司总裁切尼也放弃128万美元的年薪和60万美元的其他补贴(并卖掉自己在该公司持有的、且正在上涨的4550万美元的股份),出任年收入仅为18万美元的副总统。不过,虽然当官期间根本发不了财,但淡出政界后,往往可以捞上一大笔。从George Bush政府中卸任后,切尼Clinton当总统时年薪也就20万美元,但下台之后,凭着退休总统的头衔,他现在也可以大把大把地捞钱,其商业性公开演讲的开价是,海外20万美元一次,国内至少12万美元一次,两次演讲的收入就超过了当总统时的年薪。卸任14个月,仅演讲一项,至少已经挣了1000万到1500万美元,可谓“金口玉言”(注一)。现在Clinton再也不需要靠朋友的资助来打风流官司了。但是,总的来说,美国人出任政府高级公职不仅仅是为了发财,主要是为了施展个人的政治抱负,或是为了扬名天下。 1983年2月“Time”(《时代》)周刊发文,指责以色列前国防部长、现任总理Sharon纵容黎巴嫩基督教民兵乱杀无辜,制造了1982年屠杀数百名巴勒斯坦平民的惨案。Sharon实在气不过,告到美国法院,但法庭却称,“Time”周刊的文章的确不实,但它并没有恶意,故Sharon声称的诽谤罪并不成立。Sharon之所以败北,是因为他遇到了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这就是美国最高法院1964年在New York Times Co. v. Sullivan案中订下的规矩。 1950-60年代的美国民权运动说起。1954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作出了著名的Brown案判决,宣布南方公立学校中的种族隔离制度违反美国宪法的平等保护原则。此后,美国南方的黑人民权运动风起云涌,热火朝天。为了扩大影响,争取社会支持,1960年3月29日,黑人民权领袖Martin Luther King, J.等4名牧师,联络64位著名民权人士购买了“New York Times”的一个整版篇幅,刊登了题为“heed their rising voices”(《请倾听他们的呐喊》)的政治宣传Alabama蒙哥马利市警方以“恐怖浪潮”对待非暴力示威群众的行为。广告还称,这些“南方的违宪者”正在一意孤行,镇压和消灭黑人民权运动及其领袖Martin Luther King, Jr.。 Alabama的种族隔离法和社会治安法而被驱,警察的行为基本上属于依法行事。又比如,广告称Alabama州立学院的“全体学生”都抗议警察的这一行动,实际上只是大部分学生。还是King被捕过4次,但广告上却说有7次。而且,有4名黑人牧师的名字是在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列入到广告的署名中。另外,警方对广告中“南方的违宪1954年的Brown案中,只是判决公立学校中的种族隔离制度违宪,并未涉及其他领域中的种族隔离制度。 L. B. Sullivan是蒙哥马利市的elected commissioner(民选市政专员),负责当地的警察局,虽然政治广告并无一处提及他的尊姓大名,但他却打上门来对号入座,先是写信给“New York Times”报社抗议(注二),继之干脆上法庭,控告Ralph D. Abernathy等4名在广告中署名的黑人牧师(注三)和“New York Times”严重损害了他作为警方首脑的名誉,犯有诽谤罪,要求50万美元的名誉赔偿费。在他的带头下,其他一些被批评的官员也纷纷效法,控告北方自由派的新闻媒体New York Times”总计被要求索赔达5百万美元之巨。 New York Times”作为附带被告外,原告Sullivan和四名被名都是本州人,所以此案遂由充满偏见的当地法庭审理。而根据Alabama的法律,只要证明出版物的文字是“诽谤”,即使原告没有提供任何证据证明自己金钱上的损失,原告也可以提出民事赔偿要求,据此,蒙哥马利市地方法院陪审团(由清一色的白人组成)判决被告“New York Times”应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