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孙子兵法》与商战 课程作业
物电学院 09网络 109263100135 宾影
之一:论孙子智慧与企业科学管理
今年很多企业都注重回归中国经典智慧,采纳了很多历史经典传统经验教训,结合自身企业实际进行更科学更现代化更人性化的管理,其中便包括著名的战争谋略《孙子兵法》,据我所知,尤以日本为著。
日本人虽然不懂中文,不懂中国的传统文化,但他们的善于汲取各国文化精华和追求不断进步的精神着实让他们快人一步,早在许多年前,他们的许多企业便开始借鉴中国的《孙子兵法》,采用其中的谋略和战术,将商场作为另一个战场,虽然没有做到融会贯通,但不可否认他们确实通过这些谋略取得了很大的收益,因而,《孙子兵法》更扬名海外,连美国也开始采用孙子的攻略,并用于伊拉克战场。而近几年,国内也开始掀起一股《孙子兵法》热。
但是,科学的企业管理讲求的是以人为本,尊重人性和自身发展,而当下许多企业借鉴《孙子兵法》只关注“谋略”、“诈道”,而全然不解孙子在兵法中所强调的道德道德为“体”,谋略为“用”
春秋至战国时代,频繁的抢掠兼并战争让生灵涂炭,所以孟子说“春秋无义战”。所谓“无义战”,是批评各诸侯国置周天子的权威不顾,破坏了尊卑秩序。如果说孟子站在政治秩序与道义的角度谴责诸侯国间的征伐战争的话,其他先秦诸子更在战争的惨祸上给予了深刻的批判。老子说:“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夫乐杀人,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老子主张 “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天下”。墨子也痛斥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沉重无尽的灾难:抢劫财富、残害无辜、贻误农时。所以他主张,以德义服天下,以兼爱来消弭祸乱。总之,传统中国的战争观,有着人文关怀与强烈的道德批判。
以战争掠城攻地,在孙子看来不是战争的最终目的。孙子说:“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百战百胜,不是高明中的高明者,不用战争的屈服敌人,这才是最高明的人。所以“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孙子主张尽量不用战争的方式解决存亡问题,其思想应受到中国文化中“人本”观念的影响。在连年战争的惨烈祸害下,人们思考弭兵止战办法就是以道德制约战争。所以,我们看《孙子兵法》十三篇的内在逻辑,“屈人之兵而非战”,必推崇“谋略之法”。谋略的本质是“诡”、“诈”,这是曹操所注“兵无常形,以诡诈为道”。谋略非常重要,善用谋略,不战而胜。因此孙子强调“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不过,即便孙子重视谋略的重要性,他也要告诫人们运用谋略的前提仍然是以道德为“体”,以谋略为“用”。如细心读《孙子兵法》“用间篇”便可体会其中的意涵精义。“用间篇”虽然是讲如何使用五类间谍窃取情报的方法。但是在“用间”的前提上,孙子则强调“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只有“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作为兵书的《孙子兵法》也非常强调道德伦理的重要性,所以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注解《孙子兵法》说“古之兵柄,本出儒术”。
企业文化是“道”,经营模式是“术”
孙子讲的用兵之法,如“知彼知己”、“先胜而后战”、“以正合,以奇胜”、“我专而敌分”、 “避实而击虚”、“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等战略战术虽然重要,但我以为,这些战略战术仍然是“术”而不是“道”。
何谓“术”?清代学者章学诚解释:“术也者,取所发明之真理致诸用者也。”换言之,“术”就是理性认知的具体运用方法。“道”在中国哲学里有多种说法,简要概括是关于自然、社会、人所固有的因果性、规律性,由此比附为道德本体,以及人们超验的体悟境界。所以,在中国文化中一直认为“道”是“本”,“术”是“末”;“道”是“体”,“术”是“用”。“术”不离“道”,不存在一个纯粹的独立的“术”。我们换种说法,中国企业今天在大量借鉴西方的企业管理经验与制度的时候,往往忽略了西方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如果仅仅学习“惠普”的管理制度,而不理解“HP way”(即惠普之道)所讲的内在价值,即:(1)相信、尊重个人;(2)追求卓越;(3)诚信;(4)公司的成功是大家的贡献;(5)开拓、创新。没有这些核心价值的支撑,就不可能完全运用惠普的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的价值观是“道”,企业的经营模式与行为风格是“术”。“道”在“术”中,没有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在管理制度中发挥作用,制度管理不会完善,甚至名存实亡。
所以,借鉴学习《孙子兵法》,只关注“谋略”、“诈道”,而全然不解孙子在兵法中所强调的道德关怀和人本精神,那是把《孙子兵法》庸俗化。二十世纪70年代,美国与欧洲的商学院的管理教育课程都开设了企业伦理课程的研究与教学。他们认为企业管理与经营行为是人的行为,因此从道德角度评价企业行为是不可或缺的。今天,我们在思考与建构中国企业文化时,不能仅仅以“利润最大化”作为惟一的指标,应该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