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摩尼教与西域史研究〉一书之摩尼教部分》.pdfVIP

《评〈摩尼教与西域史研究〉一书之摩尼教部分》.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评〈摩尼教与西域史研究〉一书之摩尼教部分》.pdf

汉文摩尼教文献中的佛教影响 ——评《摩尼教与西域史研究》一书之摩尼教部分 丁 一 摩尼教于公元3世纪兴起于巴比伦地区。由于其极强的综合性,在散播于整个丝绸 之路的进程中,它逐渐吸收、利用了当地的各种宗教而成为一个世界性宗教。而根据敦 煌出土的三部汉文摩尼教文献,现在我们至少已经部分地揭开了曾经流播中国腹地和 沿海的摩尼教的神秘历史面纱。其中一部是《下部赞》,由英籍匈牙利探险家斯坦因于 1907年在敦煌莫高窟中发现,现藏于英国博物馆;一部是《摩尼光佛教法仪略》,前半 部分由斯坦因发现,后半部分由伯希和于1908年发现,现分藏于英国博物馆和巴黎图书 馆;还有一部被罗振玉定名为《波斯教残经》(今称《摩尼教残经》),现藏于国家图 书馆。三者甫现,立即吸引了诸如伯希和、瓦尔特施密德(E. Waldschimidt )、陈垣、 石田幹之助等各国学者的注意与讨论。以理论之,以汉语为母语的华人学者,当有义务 在此材料上做出他人所不能及之贡献。但翻开已逾百年的研究史可知,中国学者起步极 早,惜中间顿断。而在国外学术界,由于各种摩尼教文献的频频出土以及语文学的发 达,相关研究成果已经非常丰厚。所幸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林悟殊、马小鹤 诸先生十数年如一日地勉力于榛莽,情况似乎开始“从暗转明”。继林悟殊先生的《摩 尼教及其东渐》之后,近年又有马小鹤先生新结集的《摩尼教与西域史研究》(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以下径称《研究》,直接标出页数者皆引自此书)一书 问世,华人学者似又重有机会跻预摩尼教研究的世界性学术舞台。 由于汉文摩尼教文献相对稀少,我们必须以“多数汇集之资料”来“考释少数脱离 之片段”① 。《研究》一书的摩尼教研究部分,就非常明显地体现出这样的意识。此书 最引人注目的优点即是所用资料之广博,所囊括者自希腊而徂敦煌,涉及基督教、犹太 教、佛教等诸多内容,真可谓对旧大陆各文明的“长征”,并为华语学术界极详尽地展 示了西方摩尼教研究的一系列重大成果。 长期以来,在西方形成的摩尼教研究传统,具有两个非常鲜明又互有联系的特征。 ① 陈寅恪 《杨树达 〈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续稿 〉序 》,载其所撰 《金 明馆丛稿二编 》,北京 :三联书店 ,200 1 年 ,260页。 · 234 · 西域文史 (第六辑 ) 首先,它所处理的文献,其核心部分由希腊—拉丁语(包括受希腊语巨大影响的科普特 语)和伊朗语系诸语种所构成。其次,西方传统有一个很强烈的倾向,就是把摩尼教纳 入“灵知主义(Gnosticism )”的范畴之中去进行考察与讨论。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 以来,由于“灵知主义”所包含的内容过于冗杂,摩尼教研究中的“灵知主义”取向受 到部分学者的怀疑② 。他们甚至认为,“是否可以如汉斯·乔纳斯(Hans Jonas )等提 出的那样,将摩尼教指定为灵知主义,还处在学者的争论之中”③ 。另一方面,虽然在 具体的文本分析时,与佛教语汇的比对研究并未被完全排斥出学者的视野,但由于上述 两项特征的存在,大部分的研究者对佛教文献所可能赋予摩尼教的历史影响仍缺少足够 的关注。 在将摩尼教当做一个世界性宗教来研究的时候,我们当然需要考察与它同时代同范 围的另外一个世界性思潮——灵知主义运动的紧密关系。但是,当我们将考察的显微镜 挪至东传播至汉地的摩尼教,那么它内在的东方化因素,就给我们以文化体系下的角 度去考虑的可能性。现存的三种汉文摩尼教文献,都不是对某种中亚语言文本的完整汉 译,而兼具选、编、译、述的性质④ 。这本身就预示着,我们可以、也应当采用多样化 的视角来审视这些文献。由于东传摩尼教汲取了许多佛教的成分,所以,前所谓的“多 数汇集之资料”,就理应跳出西方文化的框架,进而包括存世丰富的梵、巴利、汉、 藏、回鹘文佛教经典。这也正是本文所想采用的一个方向:从马小鹤教授具体而微的研 究成果出发,进而略窥汉文摩尼教文献中的部分佛教因素。 比如,《下部赞》中提到:“若至无常之日,脱此可厌肉身,……直至平等王前, 受三大胜,所谓花冠、璎珞、万种妙衣串佩。”《研究》所收《摩尼教宗教符号“妙 衣”研究》猜测,这里“三大胜”之“胜”字,即为“胜利”之意,并且认为此种思 想因素可以直溯至古希腊文化,即它“与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得胜者接受奖品、 戴上花冠和披上袍有关”(18页)。不过,“璎珞”梵文作keyūra ,佛经中又译作“缨 络”,乃是印度文化中的一种饰物。“璎珞”一词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