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测试题一
问题一、认真阅读下面的寓言故事,以下寓言说明了什么,有什么启示?并举例说明。(不少于600字)
案例一:城门市火,殃及池鱼
从前有个地方,城门下面有个池塘,一群鱼儿自由自在地在里面生活着。有一天,忽然城门上燃起了大火,一条鱼儿看见了大叫道:“不好了,城门着火了,我们赶快逃跑吧!”但是,其它鱼儿不以为然,认为城门失火,离他们居住的池塘很远,用不着大惊小怪。结果,除了那条鱼外,别的鱼都没有逃走。这时,人们赶来救火,他们从池塘里舀水往城门上泼,不一会,火被熄灭了。由于舀干了池塘里的水,没逃走的鱼全遭了殃。
问题二:结合以下材料分析:(不少于1500字)
1、“华西倒奶事件”是否就意味着我国牛奶就真的多已经喝不完了,这个事件与教科书的西方社会的“牛奶倒进臭水沟”案例有什么异同?
2、请列举几个与本案例相同的事件,并加以分析。
案例二:“华西”牛奶为什么到进了下水道?
2002年3月4日,四川省最大的乳品企业四川华西乳业有限公司突然做出惊人之举,把库存的2吨鲜奶“哗哗”倒进了下水道。3月5日,成都商报赫然登出一条醒目新闻,华西乳业把收购不久的牛奶倒入下水道,这种情况已经连续1周……。
这一事件也使人们联想起了那些接二连三的相关报道。如海南的牛奶收购价一降再降,1斤牛奶的价钱还不如1瓶矿泉水,最要命的是奶站还拒收,求卖无门的奶农只好忍痛倒掉牛奶,有的干脆将奶牛宰杀;广西一家从事奶牛饲养、加工和销售的民营企业,每逢销售淡季就不得不把卖不出去的鲜奶白白倒掉,1年就倒掉100吨;继而是兰州市近郊28位奶农因买方单方面中断购销契约,无奈而愤怒地将鲜奶倾倒在该公司厂房门前。南京也发生牛奶大战,奶站减少收购量,南京多处发生奶农每天忍痛将白花花牛奶倾倒入鱼堂的倒奶事件。这些倒奶事件引起了社会舆论的极大震动,痛心者有之,斥责者有之,呼吁者有之。有人联想起在小学课本中看到的描写资本家把牛奶倒进大海的故事,惊呼我国出现了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也有人提出疑问,“鲜牛奶在我们这个刚刚脱离温饱不算太旧的国度里,被接二连三地倒掉,当真中国人就是牛奶多的喝不完了?”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偶然的到奶事件其实是与许多必然的规律是联系在一起的。
首先,倒奶事件不是全社会性的生产过剩的表现,而是市场经济背景下经常存在的比例失调的表现,确切讲是价值规律决定的供求关系自发作用的结果。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除了具有配置物质资源,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行利益分配的作用外,还具有盲目性、自发性和能造成极大的社会增援浪费等缺陷,即一方面,在市场经济自组织调整的条件下,社会生产是处于无政府的状态,社会生产和生产需求经常处于局部脱节的状态,出现或供大于求,或供不应求的问题。另一方面,价值规律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不是自觉的,而是自发的,是事后的而不是事前的,从而难以避免人、财、物的巨大浪费。如果这些情况是全社会性的就是全社会性的经济危机。
我国倒奶事件恰是价值规律的这一负面效应作用的结果,即在价值规律的自发性和盲目性的作用下,造成了牛奶生产与消费的脱节。一方面,我国的奶类的需求不是很大,这与我国的消费者的传统习惯有关。尽管我国喝奶的人数比改革开放前多得多,但是我国的大多数人还没有形成喝奶的习惯,牛奶在居民膳食中的份额仍是微乎其微。据调查,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每人用于奶品的支出为42元,仅占食品支出的2%,有许多人与牛奶绝缘。这就使得,我国缺少一个稳定的奶品需求市场,但是,在另一方面,我国的国内的奶牛生产和乳制品加工能力的增长速度大于消费增长速度,再加之,国际奶类普遍过剩,世界乳品巨头也都纷纷进入中国市场来转移他们过剩的生产能力,这样,奶类产品的生产过剩在我国就不可避免了。虽然“华西倒奶”事件与现代企业制度不健全,国有经济体制的弊端有关,但是,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则是这一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导致的局部供求失调。
其次,这一事件对我们的启示也是很深刻的。(1)就政府角度来看,市场不是万能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导地位基础上,宏观调控背景下的市场经济,因此,国家完全可以通过有效的宏观调节和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来削弱价值规律的消极影响。但是,显而易见,我国对奶业的宏观调控力度不够。国家的宏观调控应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要及时、准确的预测市场需求,单靠奶业市场反馈的信息是不完全,而单个企业搜集信息进行科学预测的能力有限,且成本也太高,在这方面政府应当有所作为,而不能完全依靠市场。二是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全社会人民的需求,这与企业的直接生产目的是不同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一旦出现商品过剩的事情,政府在及时出面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的同时,应有效的阻止企业倒奶行为,因为这种过剩不是“绝对的过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JT-T-971-2015沥青加铺层用聚合物改性沥青抗裂贴.docx VIP
- Sharp夏普数码复合机用户使用手册 BP-C2021X C2021R C2521R(20).pdf
- 宝峰UV5R对讲机说明书(打印版).docx VIP
- 钢柱、钢梁、钢结构制作安装.pdf VIP
- xx售楼中心、样板间、会所物业服务方案.doc VIP
- 2025年贵州贵阳乌当富民村镇银行招聘客户经理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初级钳工试题及答案钳工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一张奖状的动力(1).doc
- 框架钢结构施工组织设计.pdf VIP
- 2025年交管学法减分考试题库以及答案(160题完整版)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