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1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ppt
人类如何打开原子世界大门? ——即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探索历程及使用方法。 原子世界内有什么? ——即原子的结构究竟如何。 1.1 从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 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 (原子结构探索历史) 人类认识原子结构主要经历了以下等几个阶段: 1、古代原子论 2、近代原子论 3、葡萄干面包模型 4、行星模型 中国 战国时期 (前600左右) 正方:惠施(宋国)——物质可无限分割 反方:墨子(春秋)——物质不可无限分割 德谟克利特——物质是不可以无限分下去的, 它的最小单位叫原子 atom 。 古希腊 前400左右 一、古代物质观 1766年9月6日道尔顿生于英格兰一个贫农家庭。但聪明且有韧劲的他克服了家境贫寒和色盲缺陷等重重困难,自学了多国语言和数学、哲学等科目,12岁就成了“小先生”,15岁成了中学教师,27岁就成为了大学教师.难能可贵的是道尔顿把自己一生所获得的成就都归功于勤奋,而他的辉煌的人生历程也正是从勤奋研究大气开始的.他从19岁开始,每天观测气象并作详细记录, 从不间断直至临终前几个小时为止,共达20万次50余万字.他的气象研究正是他的原子论的灵感源泉。 二、近代原子论——道尔顿(近代化学之父) 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论,其要点为: 化学元素均由不可再分的微粒构成,这种微粒称为原子。 原子在一切化学变化中均保持其不可再分性。 同一元素的原子在质量和性质上都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在质量和性质上都不相同。 不同元素化合时,这些元素的原子按简单整数比结合成化合物。 片面性: 原子并非不可再分,只不过在化学 反应条件下是不可再分的。 同一元素的原子在质量和性质上 不一定都相同。 合理性: 提出了原子的定义和定组成定律。 评 价 1897年,汤姆生阴极射线管实验,证明阴极射线是一种高速带电的粒子流 三、葡萄干面包模型——汤姆生(模型法) 原子结构的复杂性, 表明原子可以再分 发现了电子(负电荷) 推测: 原子中还应有带正电荷的微粒 原子由带正电的粒子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那么它们是怎样分布的呢? 正电荷 负电荷 负电荷 正电荷 猜想一 猜想二 汤姆生的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 葡萄干(电子) 面包(原子) 原子中的正电荷是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原子的球形体内,电子则均匀地分布在这些正电荷之间。 原子内的正电荷是均匀地分布在原子中的,而非呈粒子状态。 原子可以再分,整个原子是中性的。 评 价 电子之间存在空隙。 合理 小 资 料: 1895年 伦琴——发现了伦琴射线(看不见的射线) 1896年贝克勒尔 ——发现铀的放射性。 进一步说明原子还可以再分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偶然发现用黑纸封套包裹着的照相底片放在高真空的阴极射线管壁附近时会感光,说明放电管内发出了某种能穿透底片封套的射线,后证明是x射线。 有人认为能发出萤光的物质会放出x射线,1896年贝克勒尔试图用实验来证实这一观点,具体见P5。 性质 本质 γ射线 β射线 α射线 不带电荷,穿透力最强 电磁波 带负电荷,穿透力稍强 电子流 带正电荷,穿透力最差 氦离子流 资料:放射性蜕变往往可产生α 、 β和γ三种肉眼看不到的射线 四、行星模型——卢瑟福(实验法) 大多数α粒子没偏转 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偏转 极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几乎被弹回 1909年卢瑟福等人用a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2、实验现象说明原子结构应该是怎样的? 现象 结论 1.绝大多数α粒子直接穿过金箔,没有发生偏转。 2.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 3.极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的偏转,几乎被弹回 。 原子中大部分是空的 中间有一带 正电的小核。 小核集中了原子几乎全部的质量。 思考: 1、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能用葡萄干面包模型解释吗? 卢瑟福原子模型(1911年):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带正电的核,它的质量几乎等于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在它周围沿着不同的轨道运转,就像行星环绕太阳一样运转。 行星模型 评价: 正确指出了原子的构成 对电子的运动状态描述不符合事实。 古代原子学说 观察、猜测 事实、推测 大量实验 道尔顿原子论 结论 电子与放射 现象的发现 实验修正 原子可分 结论 原子结构模型 结论 α粒子轰击金箔 实验、推测 人类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经历了无数的艰辛,正是因为有了无数的探索者,才使人类对 事物的认识一步步地走向深入,也越来越接近事物的本质。 玻尔原子模型(1913年):原子结构中的量子化轨道理论,电子在固定的轨道上分层运动。 五、玻尔的原子模型 薛定谔电子云模型:现代物质结构学说 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外研版Module 1-10 综合测试题.doc
- unit 3 hobbies教案.doc
-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和破解思路.doc
- 奥数4.doc
- 闭着眼睛背单词不知不觉背单词.doc
-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_项目合同管理.ppt
- 初中语文说课稿.doc
- 1_颅脑应用解剖学.ppt
- 想北平课件.ppt
- 锻炼宝宝智力开发的八大方法.doc
- 2025年江西省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必背(有一套).docx
- 2025年河南省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附完整答案【全优】.docx
- 2025年河南省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及完整答案【各地真题】.docx
- 2025年辽宁省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附完整答案【夺冠】.docx
- 2025年河南省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含答案【预热题】.docx
- 江西昌河航空工业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及参考答案1套.docx
- 2025年江西省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必背(综合题).docx
- 2024年案件风险防控学习心得体会范例(4篇) .pdf
- 2025年江西省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全国通用).docx
- 2024年竣工验收管理制度(三篇)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