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7 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砌体房屋
7.1 一般规定
7.1.1本章适用于普通砖(包括烧结、蒸压、混凝土普通砖)、多孔砖(包括烧结、混凝土多孔砖)和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砌体承重的多层房屋,底层或底部两层框架一抗震墙砌体房屋。
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房屋的抗震设计,应符合本规范附录F的规定。
注:1 采用非黏土的烧结砖、蒸压砖、混凝土砖的砌体房屋,块体的材料性能应有可靠的试验数据;当本章未作具体规定时,可按本章普通砖、多孔砖房屋的相应规定执行;
2 本章中“小砌块”为“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简称;
3 非空旷的单层砌体房屋,可按本章规定的原则进行抗震设计。
7.1.3 多层砌体承重房屋的层高,不应超过3.6m。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底部,层高不应超过4.5m;当底层采用约束砌体抗震墙时,底层的层高不应超过4.2m。
注:当使用功能确有需要时,采用约束砌体等加强措施的普通砖房屋,层高不应超过3.9m。
7.1.4 多层砌体房屋总高度与总宽度的最大比值,宜符合表7.1.4的要求。
表7.1.4房屋最大高宽比 注:1 单面走廊房屋的总宽度不包括走廊宽度;
2 建筑平面接近正方形时,其高宽比宜适当减小。
7.1.6 多层砌体房屋中砌体墙段的局部尺寸限值,宜符合表.1.6的要求:
表7.1.6房屋的局部尺寸限值(m)承重窗间墙最小宽度承重外墙尽端至门窗洞边的最小距离非承重外墙尽端至门窗洞边的最小距离内墙阳角至门窗洞边的最小距离无锚固女儿墙(非出入口处)的最大高度 注:l 局部尺寸不足时,应采取局部加强措施弥补,且最小宽度不宜小于14层高和表列数据的80%;
2 出人口处的女儿墙应有锚固。
7.1.7 多层砌体房屋的建筑布置和结构体系,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不应采用砌体墙和混凝土墙混合承重的结构体系。
2纵横向砌体抗震墙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宜均匀对称,沿平面内宜对齐,沿竖向应上下连续;且纵横向墙体的数量不宜相差过大;
2)平面轮廓凹凸尺寸,不应超过典型尺寸的50%当超过典型尺寸的25%时,房屋转角处应采取加强措施;
3)楼板局部大洞口的尺寸不宜超过楼板宽度的30%,且不应在墙体两侧同时开洞;
4)房屋错层的楼板高差超过500mm时,应按两层计算;错层部位的墙体应采取加强措施;
5)网一轴线上的窗间墙宽度宜均匀;墙面洞口的面积,6、7度时不宜大于墙面总面积的55%,8、9度时不宜大于50%;
6)在房屋宽度方向的中部应设置内纵墙,其累计长度不宜小于房屋总长度的60%(高宽比大于4的墙段不计)。
3房屋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设置防震缝,缝两侧均应设置墙体,缝宽应根据烈度和房屋高度确定,可采用70mm~lOOmm1)房屋立面高差在6m以上;
2)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差大于层高的l4;
3)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
4楼梯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或转角处。
5不应在房屋转角处设置转角窗。
6横墙较少、跨度较大的房屋,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
7.1.9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部分,除应符合本章规定外,尚应符合本规范第6章的有关要求;此时,底部混凝土框架的抗震等级,6、7、8度应分别按三、二、一级采用,混凝土墙体的抗震等级,6、7、8度应分别按三、、。
7.2 计算要点
7.2.1多层砌体房屋、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抗震计算,可采用底部剪力法,并应按本节规定调整地震作用效应。
7.2.2对砌体房屋,可只选从属面积较大或竖向应力较小的墙段进行截面抗震承载力验算。
7.2.3进行地震剪力分配和截面验算时砌体墙段的层间等效侧向刚度应按下列原则确定:
l 刚度的计算应计及高宽比的影响。高宽比小于l时,可只计算剪切变形;高宽比不大于4且不小于1时,应同时计算弯曲和剪切变形;高宽比大于4时,等效侧向刚度可取0O。
注:墙段的高宽比指层高与墙长之比,对门窗洞边的小墙段指洞净高与洞侧墙宽之比。
2墙段宜按门窗洞口划分;对设置构造柱的小开口墙段按毛墙面计算的刚度,可根据开洞率乘以表7.2.3的墙段洞口影响系数:
表7.2.3墙段洞口影响系数开洞率影响系数开洞率为洞口水平截面积与墙段水平毛截面积之比,相邻洞口之间净宽小于500mm的墙段视为洞口;洞口中线偏离墙段中线大于墙段长度的14时,表中响系数值折减0.9;门洞的洞顶高度大于层高80%时,表中数据不适用;窗洞高度大于50%层高时.按门洞对待。
7.2.5 底部框架一抗震墙砌体房屋中,底部框架的地震作用效应宜采用下列方法确定:
1 底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物业管理】小区物业公司保洁工作手册.pdf
- 19XR离心式冷水机组技术说明(好).doc
- 广场一期高大模板施工方案(好).doc
- 30万吨年基础油提取项目可研报告(好).doc
- 2012版物业公司各项制度汇编(好).doc
- xx基站接入光缆线路单项工程监理规划(好).doc
- 百货商场卖场员工手册(好).doc
- 宝安区行政中心桩基及软基处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好).doc
- 保障性住房投标工程监理大纲(好).doc
- 北京某数据中心投标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好).doc
- 初中物理与传统文化教育学科的跨学科教学案例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生社团活动参与度提升与组织管理创新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导学案的高中数学数学探究式学习模式构建与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厨房用品电商跨境售后服务体系构建报告.docx
- 2024技能考试炭素煅烧工二级题库及答案完整版(答案在末尾).docx
- 《北方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机械化作业效率提升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4 《城市噪声污染治理与城市规划协同创新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重症监护病房肠内营养支持在重症患者营养支持中的营养风险识别》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生物实验设计:绿萝吊兰虎尾兰对教室空气质量影响实验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研究生自我鉴定总结.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