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 充电法2.ppt

所谓充电法,顾名思义,可知它是一种向矿体充电,然后通过观测其充电场的空间分布来了解矿体规模大小和赋存状态的电法勘探方法。 电阻率为零的导电体称为理想导体。当理想导体位于一般导电介质中时,向其上任意一点供电(或称“充电”)后,电流便遍及整个理想导体,然后垂直于导体表面流向周围介质。电流在理想导体内流过时,不产生电位降,导体内电位处处相等,故又称理想导体为等位体。 理想导体的充电电场与充电点的位置无关,只决定于充电电流大小、充电导体的形状、产状、大小、位置及周围介质的电性分布情况。 许多金属矿体及某些高矿化度的地下水,相对其周围岩石而言,电阻率很低,可近似地看成是理想导体。 这样,当它们局部在地表出露或被某种勘探或开发工程揭露时,如果向这种天然或人工露头充电,并观测其充电电场的分布,便可据此推断整个地下良导电地质体(矿体或高矿化度地下水)及其周围岩石的电性分布情况,解决某些特定的地质问题。 将与电源正极连接的供电电极A同良导体(矿体、含水层等)露头接触,其接触点称为充电点。与电源负极连接的供电电极B称为无穷远极,布置在距离充电点很远,以致它在导体附近产生的电场可以忽略不计的位置接地。这时,整个良导体就相当于一个大供电电极。 第一节 充电法的基本理论 为了解正确地应用充电法来解决地质问题,首先需要了解充电电场与充电体形状、大小、位置及周围岩石中电性分布的关系。 一、球形导体的充电电场 二、导电椭球体的充电电场 三、不等位导体的充电电场 第二节 充电法的实际应用 一、充电法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条件 二、充电法的观测方式 电位法是将一个测量电极N固定在远离测区的“无穷远”处,作为电位零值点;另一测量电极M则沿测线逐点移动,观测其相对于N极的电位差,作为M极所在测点的电位值U;同时观测供电(即充电)电流I;计算归一化电位值U/I。 三、充电法的应用实例 应用充电法解决相邻两露头的矿体是否相连的问题,一般是在两露头分别充电,并在通过它们的同一测线上依次观测。如果两次获得的电位梯度曲线相同或近似,可以认为两矿体是相连的。如果两条曲线相差悬殊,就表明它们是不相连的。 如图中的地质剖面(a)是地质队根据钻孔资料编制的,该图与充电法观测结果有很大的矛盾。图上1、2号电位梯度曲线是分别在ZK11(1)和ZK58孔充电得到的。两曲线形态基本一致,故应推断两处矿体是相连的,同属Ⅱ号矿体,而不是图(a)那样推断不相连。同时,ZK11(2)和Ⅴ号矿体另一孔中充电所得的曲线3、4的形态也相近,但与曲线1、2大不相同,可见是另一矿体的反映。根据上述充电法成果编绘了电法推断的地质剖面(b)。为进一步验证解释推断结果,在ZK58和ZK11孔间加密了ZK59孔,钻探表明,根据充电法资料提供的矿体连接关系是正确的。 充电法主要用于勘探良导性多金属矿床、无烟煤、石墨,以及解决水文、工程地质问题。 如图为某硫化铜镍矿体上应用充电法的实例。在ZK9孔深26m处的A点充电,进行电位测量。电位等值线平面图反映出充电矿体的中心在ZK9孔附近。电位等值线在东部变稀,可以认为是矿体向东倾伏引起的。钻探验证在深部见到了矿体,说明结论符合实际。 第三节 激发极化充电法 一、直立铜板端外地面充电的实验结果 二、直立厚石墨板地下围岩充电的实验结果 三、组合模型上的实验结果 (1) 小铜板充电发现相邻大铜板的实验结果 (2) 近地表有干扰体时深部大铜板地下围岩充电的实验结果 应当指出,由于激发极化充电法的充电电极A和无穷远极B时固定不动的,当借助于钻孔或坑道在地下充电时,可在地面相当大的范围内进行多台班测量,因此激发极化充电法也很适合于做大面积的快速普查。 某硫化铜镍矿体上充电法 等位线平面图及地质剖面 * * 充电法装置示意图图

文档评论(0)

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