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干1号浅埋大断面隧道塌方处治技术.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长干1号浅埋大断面隧道塌方处治技术.pdf

长干1号浅埋大断面隧道塌方处治技术 伍毅敏王 勇 吕康成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西安710064) 摘要 浅埋大断面隧道由于断面扁平,埋深浅,容易发生塌方,且处治困难。长干1号 隧道采用掌子面注浆、两侧拱脚导管加固注浆、地表注浆加固及漏斗回填等措施及时控制塌方 发展。通过采用管棚穿挑及双层小导管加强超前支护,并优化开挖方法,顺利通过塌方段。 ’ r 关键词 隧道 浅埋偏压 塌方处治 . 1 前言 三车道公路隧道开挖断面大,形状扁平,施工难度大。隧道洞口段埋深浅,围岩条件差,若 加上地形条件不利等因素,施工难度更大,在施工中很容易发生塌方冒顶。由于浅埋大断面隧 道埋深浅、断面大、围岩条件差,无论是塌方控制,灾后加固,还是处治后恢复施工,难度都很 大。黄山至塔岭(皖赣界)和小贺至桃林(皖浙界)高速公路上的长干l号隧道右线黄山端洞 口段有100多米浅埋偏压段就遇到此类问题。通过综合应用掌子面、周边及地表注浆,径向导 管加固,纵向管棚穿挑等技术,才得以顺利通过。 2工程概况 长干1号隧道地处皖南山区,为左右分离式三车道曲线隧道。右线起止桩号为K13+ 485一K13+830,隧道全长345m,主要穿越为V,Ⅳ,Ⅲ级3种围岩。隧道按三车道高速公路 m,设计行车速度100k埘儿。 设计,设计限界净宽14.5m,限界净高5 在3.0~8.0 m。此段上覆碎石土、角砾土,厚6.0—11.5m,下伏基岩为千枚状粉砂质板岩,全 风化层厚3.O~5.0m,强风化层厚4.0m。全风化千枚状板岩原岩结构全破坏,成土状,碎石 状;强风化千枚状粉砂质板岩,岩体小褶皱发育,节理裂隙发育,呈微张一闭合型,岩体被切割 深3.O m,地下水较发育。 隧道采用新奥法设计施工,洞口段采用套拱和大管棚超前支护,以实现“零开挖”进洞;洞 身段初期支护采用锚喷和钢支撑支护,二次衬砌采用钢筋混凝土或素混凝土衬砌。隧道主要 支护参数以工程类比为主,并通过计算分析进行校核,在施工中通过现场量测分析调整设计参 数,实现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 3塌方原因调查分析 长干l号隧道右线自进洞施工以后,除洞口l环大管棚加固段外,持续出现洞顶掉块、塌 490 施工 方菸至多次胃顶施【至KJ3十547处.嗣顶发生较严蓖塌方胃硬.洞内韧期支护变形严重, 地表纵横向裂缝发展迅速,开裂较严重,嗟遵基本处于停滞状志 对丁分析该隧道发!k持续掉块、塌方的原闪,首先}如瞄控虽}61l|单位对浚浅埋偏压段进行地 质勘察舟析勘察采用H测邗甫达fi描,对掌子面和塌腔(如图l所qi)的观察发现: 王嗣村主要为橙散坡残秘层,土石混台物分多偿堆积,自稳能力差,极岛风化剥落垮塌 嘻掌子面底部可蛇地质构造强烈,存在当个明硅夹泥裂臆, 唾裂隙央泥为黄土.与周边全风ft上质有显著K别.可址裂隙贯通地袤,地表水容易馒八 母隧道开挖后垃体具备j醇成滑坡的各种条件,不确定性踟索多 采HjsIR0000探地甫这扶地表扫描发现该区段地蔟构造基本相同.均为垃残积层段隧道 处于多屡坡积角砾和全风化t牧岩结台部.隧道左侧上台阶基本位r多层角砾中.拱顶至fi侧处 于强烈构造作用的全风化卜枚带中,顶部全部覆盖橙散的多层角氍及表层碎石土如图2所示。 图l 长干I号隧道右线浅埋段地质照片 r xm5∞Ⅱj

文档评论(0)

书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