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岩土工程学课件-东南大学-潘华良环境岩土工程学概论-8人类工程活动造成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ppt

环境岩土工程学课件-东南大学-潘华良环境岩土工程学概论-8人类工程活动造成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岩土工程学课件-东南大学-潘华良环境岩土工程学概论-8人类工程活动造成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ppt

第8章 人类工程活动造成的 环境岩土工程问题 解决工程与环境之间的矛盾的几点原则: (1)环境补偿的原则 (2)工程避让的原则 (3)环境治理的原则 8.1打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预制桩及沉管灌注桩等挤土桩,在沉桩过程中,桩周地表土体隆起,桩周土体受到强烈挤压扰动,土体结构被破坏。 探讨受打桩扰动后桩周土的工程特性,对合理进行桩基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8.1.1桩挤土效应的理论分析 1.小孔扩张理论 塑性区的应力变化 对饱和软土,其塑性区任一点的应力两个方向(径向 、切向 )上的总应力增量: 弹性区的应力变化 ? 塑性区边界上径向位移、塑性区半径及桩土界面的挤压力 2.强扰动区的范围 当土体确定后,土的力学指标E、μ、c、φ不变,塑性区半径与小孔直径呈线性关系。 8.1.3沉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1)噪音的影响。 打桩时柴油锤产生的噪音可高达120dB以上,一根长桩至少要锤击几百次乃至几千次。这对附近的学校、医院、居民、机关等都具有一定的干扰作用,打桩产生的噪音影响人们学习、工作和休息。 (2)振动的影响。 打桩时会产生一定的振动波向四周扩散。振动对人来说,较长时间处在一个周期性微振动作用下,会感到难受。特别是住在木结构房屋内的居民,地板、家具都会不停地摇晃,对年老有病的人影响尤大。 在通常情况下,振动对建筑物不会造成破坏性的影响。点振源,迅速衰减,精密机床、仪器仪表的正常操作有影响 (3)挤土效应的影响。 桩打入地下时,桩身将置换同体积的土。因此在打桩区内和打桩区外一定范围内的地面,会发生坚向和水平向的位移。 大量土体的移动常导致邻近的建筑物发生裂缝、道路路面损坏、水管爆裂、煤气泄漏:边坡失稳等等一系列事故。 上海外白渡桥立剖面图 按桩的挤土效应,桩可分为: 排挤土桩 如混凝土预制桩、木桩等;排土的体积与桩的外包体积相等; 非排挤土桩 排挤土的体积为零。如钻孔灌注桩、挖孔桩等; 低排挤土桩 排挤土的体积小于桩的外包体积,如开口的钢管桩,工字钢桩等。 减少挤土影响的措施: (1)预钻孔取土打桩。 先在打桩的位置上用螺旋钻钻成一直径不大于桩径2/3、深度不大于桩长2/3的孔,然后在孔位上打桩; (2)设置防挤孔。 在打桩区内或在打桩区外,打设若干个出土的孔。出土孔的数量可按挤土平衡的原理估算; (3)合理安排打桩顺序和方向。 对着建筑物打桩比背着建筑物打桩的挤土效应要不利得多; (4)控制打桩速率。 打桩速度越快,挤土效应越显著; (5)设置排水措施。 促使由打桩挤压引起的超孔隙水应力消散; (6)其他。 如设置防振沟等等。 加强监测。 8.2基坑开挖造成地面移动或失稳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高层建筑的基坑面积越来越大,深度也越来越深。 开挖基坑,大量卸荷,由于应力释放,即使有刚度很大的支护体系,坑周土体仍难于避免会发生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位移。再由于地下水的渗流,基坑施工期长,坑周土体移动对建筑物、道路交通、供水供气管线、通讯等造成很大的威胁。 8.2.1深、大基坑工程及其环境土工问题 地表沉降与土层位移 (1)墙体弹性变位; (2)基坑卸载回弹、塑性隆起、降水不当引起的管涌、翻砂; (3)墙外土层固结沉降; (4)井点或深井降水带走土砂(也是一种地层损失); (5)墙段接头处土砂漏失; (6)槽壁开挖,地层向槽内变形。 3.地铁车站深大基坑的施工技术要求 (1)撑后挖,留土堤; (2)对支撑施加设计轴力(30%~70%)的预应力; (3)每步开挖及支撑的时限tr≤24h; (4)坑内井点降水以固结土体、改善土性,减少土的流变发展。 5.变形监控 (1)施工工况实施情况跟踪观察; (2)日夜不中断的现场监测与险情及时预测和预报; (3)定量反馈分析,信息化设计施工; (4)及时修改、调整施工工艺参数; (5)及时提出、检验、改进设计施工技术措施。? 6.减少沉降的措施 (1)采取刚度较大的地下连续结构; (2)分层分段开挖,并设置支撑; (3)基底土加固; (4)坑外注浆加固; (5)增加维护结构入土深度和墙外帷幕; (6)尽量缩短基坑施工时间; (7)降水时,应合理选用井点类型,优选滤网,适当放缓降水漏斗线坡度,设置隔水帷幕; (8)在保护区内设置回灌系统; (9)尽量减少降水次数。 8.2.2.深基坑开挖对临近地下管线的影响 1.地下管线位移计算 地下管线位移计算可按竖向和水平两个方向的位移分别计算。 (2)地下管线竖向位移计算 沉陷区的竖向位移方程y(x): 地下管线水平位移方程y(x) 8.3软土隧道推进时的地面移动 在软土地层中,地铁、污水隧道等常采用盾构法施工。盾构在地下推进时,地表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 地表的变形与隧道的埋深、盾构的直径、软土的特性、盾构的施工方法、衬砌背面的压浆工艺等因素有关。

文档评论(0)

书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