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儿科心肺查体的特点
第3心音,由左心室开始舒张后急速充盈所致。在部分正常小儿可听到。 如第3心音明显增强,则为病理现象,即为舒张期奔马律,见于心力衰竭及心肌疾患。 第4心音,心房为克服心室舒张末压用力收缩时产生,通常不能听到。 杂音 murmur : 发现心脏畸形和瓣膜疾病的重要体征,应注意几点(1)部位:瓣膜区、胸骨左缘或右缘、第几肋间。(2)时相:收缩期、舒张期或连续。(3)性质:吹风样、隆隆样或机械样等。(4)响度:分六级,Ⅰ级最轻,易被忽略;Ⅱ级稍响,易于听到;Ⅲ级中度响,一般无震颤;Ⅳ级更响伴震颤;Ⅴ级很响,听诊器件稍靠胸壁即可听到;Ⅵ级最响,听诊器件离胸壁1cm也可听到。(5)传导:PDA可向锁骨下和颈部传导,二尖瓣关闭不全向左腋下传导等。 区别生理性杂音和病理性杂音 生理性杂音特点: 1.响度轻,1~2/6级,偶有3/6级 2.无震颤 3.柔和 4.时间短,不会占据全收缩期 5.不会发生于舒张期 心包摩擦音(pericardiol friction sound 心包炎时,心包壁层与脏层相互摩擦产生,胸骨左缘第3、4肋间隙易听到。 儿科心肺查体的特点 肺部查体 小儿呼吸特点 1.肺活量相对小,50~70ml/kg。 2.呼吸储备量小,最大代偿量不超过正常的2.5倍,成人可达10倍。 3.潮气量小,6~10ml/kg,但需氧量大,故呼吸浅快。 4.气道管径细小,阻力大。 5.胸廓活动范围小,呼吸肌发育不全。 6.神经调节不完善。 因此易导致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 dyspnea 是呼吸功能不全的一个重要症状。 主观感觉:空气不足 客观表现:呼吸费力,严重时出现鼻翼扇动、紫绀、端坐呼吸,并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 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 1.吸气性呼吸困难:由喉、气管、大支气管的炎症、水肿或异物等引起狭窄或梗阻所致。特点是吸气显著困难,高度狭窄时呈“三凹征”。 2.呼气性呼吸困难:由肺组织弹性减弱或小支气管痉挛狭窄所致。特点是呼气费力、缓慢而延长,常伴哮鸣音如哮喘。 3.混合型呼吸困难:由广泛肺部病变使呼吸面积减少,影响换气功能而产生。特点是吸气、呼气均费力,呼吸频率增加,如重症肺炎。 望诊 inspection :是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最重要的检查,包括呼吸频率、节律、呼吸是否费力、发绀、胸廓是否对称、吸气时胸廓凹陷等,结合面部神态和面色,常能对病情轻重做出初步判断。 1.呼吸频率(RR):生理情况下,年龄越小,频率越快,新生儿40~44次/分,婴幼儿20~30次/分。WHO对<5岁儿童呼吸增快(Tachypnoea 的判断标准是:<2个月,RR>60次/分;2个月~12个月,RR >50次/分;>12个月,RR>40次/分。但应排除发热或哭吵等因素的影响。 呼吸增快常见于呼吸道感染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也见于心脏、血液系统等疾病。 呼吸频率减慢,见于颅内压增高等,往往是危险的征象。 有统计:对于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所有临床征象中,呼吸增快对放射学已诊断肺炎的患儿有最高的敏感性(74%)和特异性(67%);对1岁以下肺炎患儿还有助于提示肺炎的严重度;但对于3岁以上的小儿,呼吸增快提示肺炎并不十分敏感。 2.呼吸节律 respiratory rhythm (1)呼吸暂停:分三种类型 中枢型:呼吸暂停胸廓运动和上呼吸道气体流动均消失; 阻塞型:有胸廓运动,但无气体流动; 混合型:兼而有之。 呼吸暂停的时间标准随年龄不同而不同,超过同年龄小儿平均呼吸间隔时间三个标准差可视为呼吸暂停。 早产儿呼吸暂停很常见,指呼吸停止20秒以上,或不足20秒,但伴有紫绀、苍白、心动过缓,低张力等,亦诊断为病理的呼吸暂停。早产儿呼吸暂停可以是某些严重疾病的伴随症状如败血症等,但大多与呼吸中枢不成熟有关。 (2)周期性呼吸:呼吸的深度和次数呈不规则的周期性改变,潮式呼吸可能与脑缺血有关;间歇呼吸(Biots),呼吸间歇延长,呼吸次数明显减少,10次/分以下,常是中枢神经严重受损的表现。 (3)呼吸过速:可达每分钟100次以上,婴幼儿多见,多为呼吸中枢直接或间接受刺激所致。代谢性酸中毒所见为深长呼吸(Kussmaul)。 3.紫绀(cyanosis 末梢性紫绀:发生于血流较慢,动、静脉氧差较大的部位(如肢端) 中心性紫绀:发生于血流较快,动、静脉氧差较小的部位(如舌、粘膜) 中心性紫绀出现晚,但更有意义。 毛细血管内还原血红蛋白的量达40~60g/L时可出现紫绀,所以严重贫血者即使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也不一定有紫绀。 4.吸气性胸廓凹陷 婴幼儿上气道梗阻或肺实变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软组织凹陷,称为“三凹征”。 5.吸气喘鸣 上气道狭窄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