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中语文阅读素材:散文阅读:流去的河水.docVIP

2013高中语文阅读素材:散文阅读:流去的河水.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流去的河水   百里外的廖家洼连接着这条河的源头,洼里的浮水携带着沿途沟沟汊汊的沥水,还有那上天恩赐的乌云的凝结一起缓缓东来,在这个古老的村庄北绕行而过。你如把时光退回四千二百多年,大禹和他的臣民们赤着脚曾跋涉过这片大草洼,指挥着滔滔浑黄的水流沿疏浚的河道直向渤海。上世纪五十年代,几万人用最简陋的柳条、荆条大筐、最坚硬的杠子、最粗大的铁锨,在70公里的土地上,挖去了大禹和子民们的足迹,扩宽出了一条银亮的河。谁能想到这条河,竟是二十年后九河下梢几十条河流开挖疏浚的先河。   那河的水,春来像深闺女子般的宁静,清幽的神色带着桃花的粉艳、柳丝的鹅黄款款走来;盛夏又像洼里汉子的粗犷,豁达的神态挂上苇蒲的苍绿、粱黍的葱茏匆匆而至;深秋的河,更像洼村孩童的顽皮,泥黑的笑脸上相伴了肥蛙的鸣唱、壮雁的和声跳跳而过;寒冬的河,多像洼里寿星的沉静,沧桑的面容上集聚了凝固的褶皱、飞来的霜雪静静而寐。十岁那年初夏,我随父母由川南迁来这大草洼旁的河畔。我瞪大了双眼,盯着脚下上下晃动的木板,走过大用渠。河边的稻田已插上了翠绿的秧苗,河岸上看去稻田一格格组成巨大的方阵,如果把稻田比成作业纸,这方格纸又委实太大了。巨大的渡槽横架河上,大洼的水流过来沿着用干渠再进农渠、毛渠。略有浑浊的水里不时荡起水花,那是鱼儿翻过身子时的一次次旋转。川南的稻田是层层叠叠,以曲线构成田地的界线。海边的稻田则是平坦如镜一览无余,以直线构建它的宏阔。深秋,河畔的田里的熟黄色彩撩动着人们喜悦的欲望,饥饿的日子一时荡然无存。沿河五十多华里,两岸一幅丰收的图景。   廖家洼河像巨大的之字横穿了大草洼南部的土地,自从与这条河结缘,我被它绕结在这片土地上。暑假里,整个河床被雨水溢满,苇蒲密布的浅滩也融在河水里,河水离两岸平滩地上的瓜园、豆子地仅一尺之遥。岸上芦苇一人多高还没抽出穗来,带一张磨快的镰,钻进苇丛再已看不到一个人,只有偶尔飞过的鸥鸟在你头上发出一二声尖厉的鸣叫。远年这里是土匪出没的好地方,而今已空寂无人。把捆好的七八个芦苇捆在水里排好组成一个苇筏,任它飘荡着回家。人自由地在岸上跟行,热了跳进水里把镰扎在苇上抓着苇筏飘行。苇筏飘到几里远的桥头再捞上岸,晒干后竟能充半月的烧柴。   洼里人习水性、能抓鱼,我也几乎在一夜间无师自通就能在水中浮潜自如。十年后的又一个暑热的日子,在“备战备荒”的口号声里,我随着上百名民兵,举着红旗由西洼的河段下水,做一次战斗力的演习。那时,囤爷是令人羡慕的民兵排长,在村庄里辈分也大。他领头游在队伍的最前锋。河水温暖得把我紧紧包裹着,渗进了每一个皮肤的细胞。在水里你只需要简单地象征性地划动一下手臂,水流就托负着你向前移动。温软的泥沙有时会亲一下你的脚,小鱼也会贸然闯进你的怀里。五六里的河道在不知不觉间留在了身后。我怀疑我莫不是悬空的一点,是地球的转动把我作了移动。   大雨过后洼里的鱼像我们一样兴奋,在半尺深的水里追鱼也很有情趣,人和鲤鱼、鲫鱼、黑鱼,还有鲶鱼、梭鱼穿行在晃动的苇蒲里,苇蒲是鱼们的森林。午后,我们一人一袋鱼已装满回到河边。囤爷要从河里浮过,他把鱼袋系在腰上,像条大黑鱼,头在水中一冲一冲,顷刻间已过了三米多深的河心。我把鱼袋吊在脖后,艰难地向对岸游动,姿势也只能是狗在水中爬动的形态。像那腰缠银钱的商人死也不肯解下钱串。   十几年过去,囤爷最拿手的还是跟他爹学来的治渔。入夏,河水漫上了桥下游的浅滩,囤爷的鱼箔插成了“双盖”,他布下的迷魂阵总是有捞不完的鱼。囤爷治的鱼多了就送邻家,再多了就上集上卖掉,卖的钱买回几斤烟叶子。秋来,芦苇在桥两侧蓬松地延伸开去,那些洋槐、榆树的倒影也更加清晰。囤爷的渔箔随着河水的退势也一步步下移,鱼儿总是和他亲近着。   那场文化大革命在须臾间过去,在人们脑海里越来越远。河边的地被老干部们开垦做了自留地,河边钓鱼的人越来越多,老干部、歇班的工人、星期天的教师、放假的学生常来光顾。河里常钓上来鲫鱼、鲤鱼,最多的还是“傻登儿”鱼,间或还能钓上一只螃蟹。深秋了,囤爷已不愿再下箔治鱼,一来是常有人捷足先登倒他的箔,二来天冷囤爷的腿有些吃不消。天晴时,囤爷在桥下用旋网撒鱼,看那网扔出时撑得圆圆,落水如一朵花,那一声“唰”的声响如他预料的一样令人激动。他凭借手感便知道网中撞动的鱼儿大小和种类。秋雨天,囤爷披身雨衣到桥下打鱼,看见鱼花,右手在前左手跟后奋力撒出网去,旋网在一瞬间沉入河底,只停顿几秒的时间,把纲绳轻轻一抖缓缓上拉,河水在菱形网眼上蒙上一层晶莹的薄膜,瞬间又破碎成细小水滴落进河里或悬挂在网眼上。铅坠在水底一寸寸跟进,落进低洼的脚窝驱赶着鱼儿,网一寸寸露出水,最后全部暴露在岸边。囤爷把网展开时鱼儿在网中无奈地翻转。看囤爷打鱼是一种享受,他总是网网不空。   人们已记不清哪一年,西洼里陆续竖起了烟筒,黑烟常常

文档评论(0)

gnsy05lszr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8月0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