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中语文阅读素材:散文阅读:每一天都是生命的节日.docVIP

2013高中语文阅读素材:散文阅读:每一天都是生命的节日.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每一天都是生命的节日   从我们降临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天起,就在无限地接近死亡,各种潜在的风险就客观存在。如若不信,只要注意浏览一下每天的报纸或电视就知道了,在世界或远或近的地方,因衰老、疾病、车祸、自杀、他杀、溺水、火灾、触电、地震、矿难、空难、台风、海啸、山洪暴发、桥梁垮塌、犯罪伏法、战争等等原因,一些人的生命随时都在被吞噬。其中有寿终正寝的圆满,也有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怆。终归应验了那句俗语:人是一样生,百样死。   史铁生说,死是一件无须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了的事,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生命具体到某个人是极其偶然的,也是无法选择的,而死亡却是必然的。人最终会死亡,这个答案所有心智健全的人都预先知晓,而且人人平等,毫无悬念。就像有人调侃的那样:自打我来到这个世界,就没打算活着离开。那么,在已经给出了答案、既定了期限的生命历程中,将填充怎样的内容,这里面有自己可以选择和主宰的部分,但也会有一些天不遂人愿的无奈和被动接受。   刚刚辞世的季羡林先生有这样一段语录: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他的语录凝结着近百年人生的思考,值得我们再三咀嚼并信服。   尼采说:生命是一条毯子,苦难之线和幸福之线在上面紧密交织,抽出其中一根,就会破坏整条毯子,整个生命。没有痛苦,人只能有卑微的幸福。尼采在一个多世纪以前就已经告诉过我们,痛苦是生命不可缺少的部分。   虽然没有人愿意承受痛苦,甚至害怕痛苦的到来,但痛苦又是如此不可回避,因此我们可以选择理智客观地对待自己的痛苫。   在有了这样的心理暗示,具备了理性的人生预期之后,完完全全无忧无虑的生活基本就不存在了。面对生存和死亡,也只有禅家才能站在理性的高处,以超越红尘的洒脱来参悟人生和自省生命。芸芸众生少有人能真正做得到“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大多数人都充满了对生存的忧虑和对死亡的惊悚。   先说生存。生存的忧虑常常来自于缺乏安全感和各种各样的压力。现在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出生后,大约只能过上三年左右的轻松日子,而这三年享福的日子自己又身在福中不知福,没有感觉。往后从上幼儿园开始,人生就要开始承受压力,不同阶段承受着不同的压力,而等衰老到无法承受压力或没有压力时,自己也就成了别人的压力。这期间还伴随着患得患失,担心梦想得到的东西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终究一天要失去。比如:金钱、权力、地位、爱情、婚姻、事业、朋友、健康、美貌……所以,我常常悲观地认为,把孩子带到这个世上是让TA来受罪的。   那么死亡呢?说到死亡,几乎没有人不感到恐惧。死亡意味着湮灭、消失、终结,将与这个世界彻底地告别,赤条条地来,又赤条条地去,谁能不怕?谁对这个世界没有一点点的眷恋呢?因为没有人真正死亡一段时间之后又重新活过来,然后告诉我们死亡究竟是好还是不好,是就此终结还是又获得了新生。但多数人从情感上不愿接受死亡就是湮灭这一事实,他们更愿意相信鬼魂的存在,相信生死轮回,相信善人死后升入天堂,恶人死后堕入地狱。在我们还没有把人看成和地球上所有的动物和植物一样,也是属于自然的一部分之前,我们无法不对所爱之人的离去感到伤心和悲痛,也无法不对迟早将要到来的死亡感到无助和害怕。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把一只狗和一棵树当作一个亲人去爱,那么,一只狗和一棵树的死亡也会让我们感到悲伤难过。我认识一位老人,他已经八十多岁了,身体硬朗,性格开朗,这个可爱的老头依然是那样热爱生活,尽管老伴去世多年,他烧茶煮饭、浆洗扫抹样样都会,一个人将日子过得清清爽爽,井井有条。更有趣的是,每天早上醒来,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拜观音菩萨,感谢观音保佑他睁开双眼,又可以多活一天。耄耋老人尚且如此留恋这个世界,更何况其他人呢?   人的一生,五味杂陈,除了生存的忧虑和死亡的恐惧之外,还有快乐和幸福、欣喜和满足、孤独和寂寞、平淡和疲惫……它们始终缠绕在一起,构成我们人生的全部。但每个人的活法不一样,境界不一样,因此所有这些来自心灵的感受也是因人而异的。   曾读到一句话,说有思想的人往往活得很苦恼,而没有思想的人却始终活得很愉快。这话是有道理的,因为这两种人的价值取向、人生的侧重点、人生目标及信仰都是不相同的,而且是多方面原因长时间形成的。没有思想的人想问题比较简单,更多是追求有形的物质层面的东两,女人一枚戒指,男人一辆轿车,也许就可以让他们获得极大的满足,快乐上好一阵子;有思想的人想问题比较复杂,更多是追求无形的精神层面上的东两,他们在苦恼与苦思的过程中将自己不断提升到更高的精神境界,也许一句话就可以让他记一辈子,受益终身。两者都是遵从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来决定人生的取舍,很难说有对错和意义大小之分。   前不久,在网上看到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现在越活越不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nsy05lszr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8月0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