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预防医学自学考试第二章生活环境与健康课件ppt
优美的自然环境 现代城市环境 威胁人类的十大环境祸患 1、土壤遭到破坏 2、气候变化和能源浪费 3、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4、森林面积减少 5、淡水资源受到威胁 6、化学污染 7、混乱的城市化 8、海洋的过渡开发和沿海地带被污染 9、空气污染 10、极地臭氧层空洞 第一节? 大气质量与健康 第二节 饮用水与健康 第三节 住宅环境与健康 第四节 健康相关产品与健康 1.1 大气的结构与组成 平流层: 上界伸展到约55km处。平流层内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是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这一方面是由于它受地面辐射影响小,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该层含有臭氧,存在着臭氧层。臭氧层可直接吸收太阳的紫外线辐射,造成了气温的增加。 中间层: 由平流层顶至85km高处范围内的大气称为中间层。由于该层中没有臭氧这一类可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能量的组分,因此其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迅速降低 。 热成层(暖层): 位于85~800km的高度之间。这一层空气密度很小,气体在宇宙射线作用下处于电离状态,因此又将其称为电离层。由于电离后的氧能强烈地吸收太阳的短波辐射,使空气迅速升温,因此在这一层中气温的分布是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逸散层: 也称为外层大气。该层大气极为稀薄,气温高,分子运动速度快。有的高速运动的粒子能克服地球引力的作用而逃逸到太空中去,所以称其为散逸层。 §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是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的电磁波和粒子流,是地球大气运动的主要能量来源,也是地表上光和热的源泉。 紫外线(UV): 长波紫外线 中波紫外线 短波紫外线 可见光: 红外线: §气象因素 气象因素主要指:气温、气湿、气流和气压等。 合适的气象条件可使机体处于良好舒适的状态,但当气象条件的变化超过机体的代偿能力时,即可引起机体代偿能力的下降,从而导致疾病。 人类通过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功能而对各种气候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适应能力依年龄而有所不同,婴幼儿及老年人适应性较差,从10岁以后适应性逐渐增强,20~40岁适应性最强,40岁以后适应性逐渐下降。 §空气离子化 空气离子化:是由于自然或人工的作用,使大气中的中性气体分子形成带电荷的正负离子的过程。 一般认为,在一定浓度下,负离子对机体有镇静,催眠、镇咳、止痒、利尿、降低血压、增进食欲,改善注意力,增强工作能力的良好作用。正离子则有对机体造成失眠、头痛、疲倦、血压升高、精神萎靡,注意力减退,工作能力降低等不良作用。临床上曾应用空气负离子吸入治疗高血压、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空气离子化 §1.2 大气化学污染的健康危害 2.间接危害作用: (1)温室效应 地球表面大气中的CO2、CH4、N2O、CFCs等气体能吸收地表发射的热辐射、使大气温度增加的现象。 大量的煤、天然气和石油燃料被用在工业、商业、住房和交通上。这些燃料燃烧时产生的过量二氧化碳就向玻璃罩一样,阻断地面热量向外层空间的散发,将热气滞留在大气中,形成“温室效应”。 思考:温室效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温室效应对人类的影响 生物性传染媒介(蚊、蚤和虱等)增多,导致疟疾、登革热、乙型脑炎、黄热病等的发病率增加;危重病人和老年人受炎热应激反应的死亡数可明显增多。 “温室效应”是全球气象变异,产生灾难性干旱和洪涝,并使南北极冰山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 科学家们估计,如果气候变暖的趋势继续下去,海拔较低的孟加拉、荷兰、埃及、中国低洼三角洲等地若干岛屿国家将面临被海水吞没的危害。 (2)臭氧层破坏 臭氧层是地球最好的保护伞,它吸收了来自太阳的大部分紫外线。然而近二十年的科学研究和大气观测发现:每年春季南极大气中的臭氧层一直在变薄,事实上在极地大气中存在一个臭氧“洞”。 这种臭氧损耗现象是一种反常现象,这是否表明这一紫外线吸收层正处于全球性灾难呢?通过不断的科学研究,人们发现人类社会活动释放的物质严重的破坏了臭氧层,当然这种现象还受到这一地区独特的气象状态(极涡、寒冷的平流层温度、极地平流层云)的影响。 (2)臭氧层破坏 臭氧层存在于距地表16—40公里的平流层中,臭氧层能够吸收太阳辐射的波长320毫微米的紫外线。臭氧层的破坏首先会导致紫外线长驱直入地球表面。 制冷剂氟利昂(CFCs)是臭氧层破坏的首要原因。 对人类的影响: 紫外线辐射量的增加首先会降低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危害呼吸器官和眼睛、诱发慢性病、增高皮肤癌、白内障发病率。 §1.3 大气卫生防护对策 1.卫生法律法规措施 2.大气卫生防护措施 3.生产工艺措施 4.大气卫生监督和管理 第一节? 大气质量与健康 第二节 饮用水与健康 第三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