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 东 济 南
精
密
铸
造
工
艺
流
程
精密铸造工艺流程
具设计-----磨具制造----压蜡-----修蜡-----组树-------制壳(沾浆)-----脱蜡----型壳焙烧------化性分析--
-浇注----清理-----热处理-------机加工-----成品入库。
如过在详细点就是:
压蜡(射蜡制蜡模)---修蜡----蜡检----组树(腊模组树)---制壳(先沾浆、淋沙、再沾浆、最后模
壳风干)---脱蜡(蒸汽脱蜡)-------模壳焙烧--化性分析--浇注(在模壳内浇注钢水)----震动脱壳---
铸件与浇棒切割分离----磨浇口---初检(毛胚检)---抛丸清理-----机加工-----抛光---成品检---入库
铸造生产流程大体就是这样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压蜡、制壳、浇注、后处理、检验
压蜡包括(压蜡、修蜡、组树)
压蜡---利用压蜡机进行制作腊模
修蜡---对腊模进行修正
组树---将腊模进行组树
制壳包括 (挂沙、挂浆、风干)
后处理包括(修正、抛丸、喷砂、酸洗、)
浇注包括 (焙烧、化性分析也叫打光谱、浇注、震壳、切浇口、磨浇口)
后处理包括(喷砂、抛丸、修正、酸洗)
检验包括 (蜡检、初检、中检、成品检)
熔模铸造
1 概述
熔模铸造又称失蜡铸造,通常是在蜡模表面涂上数层耐火材
料,待其硬化干燥后,将其中的蜡模熔去而制成型壳,再经过焙烧,
然后进行浇注,而获得铸件的一种方法,由于获得的铸件具有较高的
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故又称熔模精密铸造
熔模铸造的工艺过程见图 1。可用熔模铸造法生产的合金种类有
碳素钢、合金钢、耐热合金、不锈钢、精密合金、永磁合金、轴承合
金、铜合金、铝合金、钛合金和球墨铸铁等。
熔模铸件的形状一般都比较复杂,铸件上可铸出孔的最小直径可
达 0.5mm,铸件的最小壁厚为 0.3mm。在生产中可将一些原来由几个
零件组合而成的部件,通过改变零件的结构,设计成为整体零件而直
接由熔模铸造铸出,以节省加工工时和金属材料的消耗,使零件结构
更为合理。
熔模铸件的重量大多为零点几十牛(即几十克到几公斤),太重
的铸件用熔模铸造法生产较为麻烦,但目前生产大的熔模铸件的重量
已达 800 牛左右。
熔模铸造工艺过程较复杂,且不易控制,使用和消耗的材料较贵,
故它适用于生产形状复杂、精度要求高、或很难进行其它加工的小型
零件,如涡轮发动机的叶片等。
图 1 是熔模铸件的照片。熔模铸造的工艺过程见图 2。
图 1 熔模铸件照片
2 熔模的制造
熔模铸造生产的第一个工序就是制造熔模,熔模是用来形成耐火
型壳中型腔的模型,所以要获得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高的铸件,首
先熔模本身就应该具有高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此外熔模本身的
性能还应尽可能使随后的制型壳等工序简单易行。为得到上述高质量
要求的熔模,除了应有好的压型(压制熔模的模具)外,还必须选择
合适的制模材料(简称模料)和合理的制模工艺。
2.1 模料
制模材料的性能不单应保证方便地制得尺寸精确和表面光洁度
高,强度好,重量轻的熔模,它还应为型壳的制造和获得良好铸件创
造条件。模料一般用蜡料、天然树脂和塑料(合成树脂)配制。凡主
要用蜡料配制的模料称为蜡基模料,它们的熔点较低,为 60~700C;
凡主要用天然树脂配制的模料称为树脂基模料,熔点稍高,约 70~
1200C。
经常用来配制模料的原材料的性能见表 1。
表 1. 常用模料原材料的性能
名 熔点 灰分
重度 25 oC 时
抗拉强度
延伸
线收缩
软化点
称 (oC)
(重量%)
(牛/米2)
(牛/米2)
率
(%)
率
(%)
(oC)
石
蜡
硬
脂
酸
58-66 0.11 (8.5-8.7)X103 2.21-2.94)X105 2-2.5 0.5-0.7
70-71 0.02 8.4-8.7)X103 1.72-1.96)X105 2.0-3.0 0.6-0.69
约 30
约 35
松
香
89-93 0.03 8.8-10.7)X103
0.07-0.09 52-66
川
蜡
地
蜡
褐
煤
蜡
80-85 0.036-0.051 9.0-9.3)X103 11.3-12.7)X105 1.6-2.2 0.8-1.2
67-80 0.03 9.8X10471.74X1052.0
82-87 0.1-0.5 8.6-10.1)X103
约 40
聚 115-130 0.04-0.08 8.8-9.1)X103 118-137)X105
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