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1949年后行政区划.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50年重庆市行政区划辖7区、1管理处 第一区   第二区   第三区   第四区 第五区   第六区   第七区 北碚行政管理处 重庆市改为西南军政委员会直辖。 撤销北碚管理局,设立北碚行政管理处(1950年2月27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军团字第430号】通知) 1950年3月19日川东行署【署民行字62号】批复:  1. 原四川省第三行政督察区的北碚行政管理局划归重庆市。  2. 江北县唐家沱乡铁山村和郭家沱鱼嘴乡第二十一村划归重庆市。 1950年6月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  1. 撤销重庆市第二、三、四、五、六、七区,并入第一区。驻和平路。  2. 撤销重庆市第九、十区,合并设立第二区。驻江北香国寺。  3. 撤销重庆市第十三、十四区,合并设立第三区。驻沙坪坝。  4. 撤销重庆市第八、十七区,合并设立第四区。驻大坪  5. 撤销重庆市第十一、十二、十五、十八区,合并设立第五、六区。其行政区域为:第五区包括原第十二区全部和第十五、十一区大部,即铜元局南坪、海棠溪、广黔路、上浩、下浩、清水溪、黄桷桠、新市场等9个街道和南坪、双龙、四公里、罗家坪、黄桷桠5个乡;第六区包括原第十八区全部和第十五、十一区一部分,即弹子石、石桥、大佛段、玄坛庙、汪山、锣旗寺、飞岚桠、大兴场、鸡冠石等9个街道和鸡冠石、白沙沱、汪山、大兴、郭家沱5个乡。  6. 重庆市第十六区更名为第七区。1951年重庆市行政区划 辖7区、1县 第一区      第二区      第三区      第四区 第五区      第六区      第七区 巴 县(马王坪) 巴县第四区所属兴隆、蔡家、同兴、井口、青木、凤凰、歇马等7乡划归北碚行政管理处。(1951年2月22日川东行署民政厅【民政字第304号】批复,1951年2月17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府秘字第74号】公函) 1951年6月2日内务部【年民字第74号】批准  1. 重庆市北碚行政管理处划归川东行署区。  2. 撤销北碚管理处,设立北碚市(县级),由行署区直辖。  3. 川东行署区巴县划归重庆市。  4. 江北县郭家沱地区、唐家沱地区分别划归重庆市第六区、第七区。 巴县第六区转龙乡划归北碚行政管理处。(1951年6月21日内务部【内民字第251号】批复) 江北县第八区大田坎一地划归北碚市。(1951年7月23日川东行署民政厅【民行字第138号】批复) 巴县青木关镇划归北碚市。(1951年11月5日川东行署民政厅【民政字第254号】批复) 江北县红土地乡居民划归重庆市。(1951年12月7日川东行署民政厅【民政字第304号】批复) 1951巴县由土桥(花溪)迁至马王坪(李家沱)1952年重庆市行政区划辖5区、1市、4县 第一区       第二区       第三区       第四区 第五区 北碚市 巴 县(马王坪)  綦江县(古南镇)  长寿县(城关镇)  江北县(水土镇) 壁山县青木乡划归北碚市。(1952年3月7日内务部【内民字第59号】批复) 壁山县转龙乡划归北碚市。(1952年6月26日内务部【内民字第251号】批复) 江津县与巴县共管的马鬃乡划归江津县。(1952年7月31日内务部【内民字第335号】批复) 四川省的北碚市及綦江、长寿、江北3县划归重庆市直辖。(1952年9月27日西南军政委员会【会民令字第0033号】命令,1953年1月16日内政部【内民字第32号】批复) 1952年10月7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府秘字第108号】令:  1. 撤销重庆市第七区,并入第二区。  2. 撤销重庆市第六区,并入第五区。  3. 重庆市第四区的李子坝、遗爱祠、黄沙溪划归第一区。  4. 巴县的文峰乡划归重庆市第五区。 巴县驻地由马王坪迁至南温泉。1953年重庆市行政区划 辖6区 第一区     第二区     第三区     第四区 第五区     第六区 重庆市由西南行政委员会管辖改为中央直辖市,仍由西南行政委员会代中央进行领导与监督。(1953年3月12日政务院【政政密邓字第36号】批复) 重庆市的巴县、綦江县、江北县划归四川省江津专区;长寿县划归四川省涪陵专区。(1953年1月16日内务部【内民字第32号】批准) 重庆市第四区的大窝乡、石板乡、鱼洞镇及第六区的青木、凤凰、兴隆、关口4乡一并划归巴县。(1953年3月27日内务部【内民字第174号】批复) 撤销北碚市,设立重庆市第六区。(1953年3月13日内务部【内民字第147号】批准)1954年重庆市行政区划 辖6区 第一区     第二区     第三区     第四区 第五区     第六区 重庆市降格为地级市,划归四川省管辖(中央人民政府1954年6月19日批准) 巴县跳石登乡双河村的六、七、八、九、十等5个组划归重庆市。(1954

文档评论(0)

神话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03223011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