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时量:150分钟 满分:300分
第1卷选择题(共1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甲地中学生与南半球乙地中学生在同一天观测太阳高度的变化,甲地学生发现此日测得的最大太阳高度比前一天小。据此完成l~2题。
1.这一天的日期大约是 (C)
A 3月21日w.w.w.k.s.5 u.c.o.m B 6月22日 C 9月23日 D 12月22日
【解析】读图可知,甲、乙两地在这一天的白昼时长和夜晚时长均为12小时(亦可依据甲地不在赤道上,但昼夜平分),此时应是太阳直射赤道即9月23日前后或者3月21日前后。再结合题干中,甲地位于我国且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前一天,即太阳直射点正在向南移动,故应是9月23日前后。
2.此日,当乙地太阳高度最高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D)
A 00,600E w.w.w.k.s.5 u.c.o.m B 23026′N.500E
C 23026’S,1200E D 0。0500W
【解析】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关键在于利用地方时的变化规律求出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度就是乙地所在的经度。乙地在北京时间23时20分为正午时刻,比120。E晚。再依据时间差求出两地的经度差,就可以得出乙地的地理经度。
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5年前开始,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据此回答3~4题。
3.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B)
A食品工业 w.w.w.k.s.5 u.c.o.m B高耗能工业
C农产品加工工业 D高技术工业
【解析】根据题干的材料,该地区煤炭资源丰富,所以在开发初期应以能源消费为主,而以高耗能工业最为合适,故B项正确。
4.近年来,在“黑三角”教训之后,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D)
①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 ②该模式体现了大在生产过程该模式延长了产业链,③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④该模式扩大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解析】该地区的发展模式体现了环境保护,资源深加工和再利用,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体现了清洁生产过程,延长了产业链,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体现出了“资源一产品—废毒物一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过程,故D项正确.
初级产业产品的外销为澳大利亚重要外汇来源之一。近五年来由于降水极少,澳大利亚已面临“百年大旱”,2007年4月,权威人士提出“若近期内没有足够的雨水,即将停止大部分农地的灌溉!”。据此读图回答5~6题。
5·“停止农地灌溉”的措施一旦执行,影响最深远的地区是 (A)
A.甲 B. 乙
C. 丙w.w.w.k.s.5 u.c.o.m D.丁
【解析】甲地为混合农业区,其西部种植小麦和牧草,由于缺乏水资源,需要灌溉,故停止农地灌溉对该地区农业影响大。
6·停止农地灌溉最可能带来的国际性问题是 (D)
A.园际铁矿石和煤炭价格上涨
B牛羊肉和稻米价格上涨
C.乳品和原油价格上涨
D.羊毛和小麦价格上涨
【解析】混合业.区主要生产小麦和羊毛,其农产品大量出口,故停止灌溉带来了羊毛和小麦价格上涨。
读“我国民族人口分布重心表”,回答7~8题。
7.下列关于我国民族人口分布重心迁移趋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A汉族向南迁,少数民族向北迁
B汉族向北迁,少数民族向南迁
C汉族向东南迁,少数民族向西北迁
D汉族向东北迁,少数民族向西南迁
【解析】 从表中1964年~2000年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民族人口分布重心的迁移趋势是汉族向南迁移,少数民族向北迁移。
8·我国少数民族分布重心位于 (A)
A四川盆地 B青藏高原
C江南丘陵 D东北平原
【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重心位于东经1060,北纬300~北纬310范围附近。而这个范围是四川盆地。
位于粤赣两省交界处的梅岭山区中的梅关古道,始通于秦汉,在粤汉铁路(今京广铁路南估)修通之前,是广东和外界最主要的通道之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1届东北三省尔雅高考文科综合模拟预测卷(A卷).doc
- 北京市东城区2010年高三下学期综合练习文科综合能力试题.doc
- 北京市海淀区2010届高三适应性训练(文综)(2010海淀零模).doc
- 北京市顺义区2010届高三第二次统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doc
- 广东省广州市2010年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文综)word版.doc
- 广东省兴宁市沐彬中学2011届高三综合练习四(文综).doc
- 湖北省黄冈市武穴中学10-11学年高一11月月考(文综).doc
- 吉林省2011年高考复习质量监测(文综)word版.doc
- 江西省上饶市2011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word(文综).doc
- 四川省广元市2011届高三第二次适应性考试(文综)原版.doc
最近下载
- 11J930住宅建筑构造图集.docx VIP
- GeoGebra5经典版脚本应用入门20190306.pdf VIP
- 薛瑞萍(看云)《心平气和的一年级》.pdf VIP
- DB37∕T 3981.1-2020 古树名木管理规范 第1部分:档案管理.docx VIP
- 实时荧光定量PCR.pptx VIP
- 船舶应急发电机的PSC检查.doc VIP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040.1-2025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总则.pdf
- 古树名木管理规范 第2部分:养护与复壮技术规程.docx VIP
- (2025秋新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乘法的初步认识》PPT课件.pptx
- 11J930住宅建筑构造.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