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L-脯氨酸微生物代谢工程研究进展.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L-脯氨酸微生物代谢工程研究进展# 刘合栋1,2,张震宇1,2** (1. 江南大学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 无锡 214122; 5 10 15 20 25 30 35 40 2.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摘要:L-脯氨酸在医药、化工、农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工业上一般采取蛋白 水解液提取法以及微生物发酵法来生产 L-脯氨酸。随着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代 谢工程育种技术的应用,微生物发酵法得到广泛应用。主要介绍了代谢工程在 L-脯氨酸菌 种改造的应用,包括 L-脯氨酸的合成降解途径以及利用代谢工程改造 L-脯氨酸生产菌的思 路,并探讨了未来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微生物发酵;L-脯氨酸;代谢工程 中图分类号:Q819 The Progress of Metabolic Engineering for Microbial Production of L-proline LIU Hedong1,2, ZHANG Zhenyu1,2 (1. Key Laboratory of Industrial Biotechnology, Ministry of Education, Jiangnan University, JiangSu WuXi 214122; 2. School of Biotechnology, Jiangnan University, JiangSu WuXi 214122) Abstract: L-proline is widely used in pharmaceutical, chemical and agricultural industries. Extraction from protein hydrolyzate and microbial fermentation are the main methods for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L-proline. Recently, with the utilization of microbial resources and application of metabolic engineering in strain improvement, microbial fermentation gradually becomes the major method of L-proline production. The metabolic engineering for microbial production of L-proline is reviewed, involving the metabolism of L-proline and strategy for improving L-proline production. Furthermore, the prospect of microbial production of L-proline is also discussed. Keywords: Microbial fermentation; L-proline; Metabolic engineering 0 引言 L-脯氨酸在医药、化工、农业上具有广泛的用途。医药中,L-脯氨酸除了用于配制氨基 酸输液,还可作为许多药物合成的中间体[1],例如,用作治疗高血压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疾病 的有效药甲巯丙脯酸的必需原料[2] ;有机化工中,L-脯氨酸及其衍生物作为一种实惠的重 要手性分子,可参与诱导不对称合成反应,具有立体专一性好等特点[3];农业上,L-脯氨酸 可作为庄稼的“补药”,可促进小麦种子的发芽,提高小麦种子的成活率[4],番茄用 L-脯氨 酸稀释液作为追肥施加可使果实增重[5]。随着我国医药卫生水平的提高以及化学合成工业、 农业的发展,对 L-脯氨酸的需求日益增长,良好的前景使得 L-脯氨酸生产技术的研究受到 广泛的关注。 L-脯氨酸最早主要依靠蛋白质水解法来生产[6]。水解法由于生产和纯化的步骤多导致最 终产率低、原料利用率低。而且在生产过程中须加入大量的有毒化工试剂,环境污染大,废 水废渣难处理。随着对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7, 8],以及现代育种技术的提高,成本低、 污染少、纯度高、杂质少的微生物发酵法已在 L-脯氨酸的生产中占据主流地位。在早期, 基金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80295103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KLIB-ZR200801) 作者简介:刘合栋,(1988-),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基因工程育种、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档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