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一_副_君_臣_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 副 君 臣 对 ——孟姜女庙的传说之二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这是孟姜女庙正殿门上的一副奇联妙对。关于它,在山海关一带,流传着一个民间故事。 话说乾隆年间,连年风调雨顺,自然是国泰民安。这一年,乾隆皇帝到盛京(今沈阳)祭祖之后,又动了微服私访的念头,遂甩掉卫队仪仗,装扮成客商,带着大学士刘锒,一路游览着回朝。 这一天,他们君臣二人来到山海关东南的孟姜女庙,片刻间就把整个庙宇逛完了。乾隆见如此有名的一座贞节祠里,只有传说是文天祥留下的一副楹联,不由叹了口气,说道:“想那江南澧州一带,那么多的庙宇寺院,哪一座不是让楹联框满门楣的?怎么这座古老的庙堂就一副对子,不也太冷落了这位千年的贞女吗?” 刘镛一听,知道这位自命风雅的皇上要露一手,忙说道:“陛下,江南乃文人学士荟萃之处,传说孟姜女是澧州嘉山人氏,千里寻夫到此,哭倒长城。可这山海关历来属兵家必争之地,烽火狼烟之下,哪来的闲情命笔之人?今天陛下到此,何不留下墨宝御对,传一段千古佳话。” 乾隆听后龙颜大悦,命刘镛找来笔墨纸张,坐在“望夫石”上就琢磨开了。乾隆虽是一国的君主,可论起吟诗作对却是个平平之辈。当然了,以孟姜女为题写个对子不难,可如果写出来不如前朝的文天祥,岂不丢了当今皇上的脸?为此,乾隆琢磨了半天也没想出个好对子来。最后,他想出个赖主意:装睡。乾隆靠在石山上,慢慢闭上了眼睛,手里的笔也掉在了地上。装着装着,不一会竟无休止的睡着了。 一看皇上睡了,刘镛赶紧脱了件衣服,盖在乾隆身上。他站在边上,一边护卫着皇上,一边就琢磨开了:我看这付对子,皇上准是作不出来了。要不帮他下了这台阶,我也没好日子过。这样吧,趁他睡着了这工夫,我帮他想出个对子来。 正想着,乾隆笑着醒了过来,慢悠悠地说: “噢,我真睡着啦?” “您龙体劳累,刚才的确睡着了。陛下含笑而睡,定是做了个吉祥的梦吧。”刘镛献媚地答道。 “不错,刘爱卿,咱们君臣走了这一路,愣是没人认出我是当今皇上。可这大海却无珠有眼。刚才在梦中,我站立海边,只见海潮阵阵朝我涌来,那分明是向我朝贺呀!” 刘镛灵机一动,赶紧说道:“难道陛下梦中含笑,原来触景生情,想出了绝妙的一联。” 乾隆听了先是一怔,接着就明白了八九分,顺坡下滑地说:“知我者刘爱卿也,莫非你已猜到此联?” “臣不妨猜猜看。”说着,刘镛就在地上写出了“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十个字,并说道:“七个朝字相联,可称奇妙之至啊!” 乾隆先是一惊,又是一喜。惊的是这上联果然绝妙,喜的是刘镛给了他个顺水人情。于是,他接过这番好意,说道:“联这付上联虽奇,可因七字相连太绝,这下联可实在难得了。刘爱卿,你能为联对出下联吗?” 刘镛立刻答道:“按说陛下此联太绝,实难相对。但以陛下吉祥之梦三思,倒可以从这海天相连上做点文章。既然大海对您以潮相拜,岂有兰天不以白云相拜之理?故下联应是: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乾隆听罢大喜,忙解下身上的黄绫腰带,说:“此绝妙的君臣之对,应写在黄绫之上。”说着,亲自挥毫,把此朕写在了上面。 刘镛见乾隆没题下款,忙递上御玺,想请乾隆盖上。乾隆却不伸手,说:“此联乃我君臣二人对出,岂能只用我一人之名。想那文天祥题联也未留名,咱们不妨学他,也可传下一段佳话。” 说完,君臣二人揣起黄绫便上了路。这时正是五六月间,烈日当空,临近晌午时,二人汗流浃背,又渴又饿。乾隆哪受过这份罪啊,忙说: “这爱卿,这地方能找点吃渴吗?”这会儿他们正走在官道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哪儿找吃的去? 刘镛只好说:“咱往前走走,只要有了人家,臣去找找看。” 走啊走,走到一棵大树下,乾隆再也走不动了,一屁股坐在树荫下,有气无力地说:“朕得歇会儿。”这时,前边走来一个十二三岁的小男孩,扛着个锄头,提着个瓦罐。刘镛想:这儿准是离人家不远了。先上去向小孩要点水喝吧。谁知那孩子提的瓦罐是空的,里头的水早让耪地的大人们喝光了。不过,那孩子挺懂事,见两个客商打扮的人要水喝,忙说:“你们先歇着,我马上回去取。”说着,提起瓦罐就往家跑。到了家,小孩子的妈急忙问:“大热的天你跑得连呼带喘的干什么?”“有俩买卖人连渴带饿的跟我要水喝,我得赶紧给他们送去。”他妈一听,顿时生了怜悯之心,吩咐道:“连渴带饿的,你光提点水去能解饿吗?再拿点吃的去吧。”哪知家里却没现成的吃食了。这娘俩是实心眼子,赶紧拿出谷子现搓成小米,打算做点水饭给买卖人送去。 再说那乾隆皇帝在树下左等右等不见人来,心里可烦气了。刘镛不单是着急,心里还直发毛呢,心想:这荒天野地的,就我一人在皇上身边,万一出点事,咋办?他越想越不对劲,忙说“万岁爷,咱们还是上路吧。万一拿水的不来,倒来个带把子的把咱们抢了,岂不冤哉!”乾隆一听,虽说心里也犯嘀咕,但不爱听这话。心想:我圣明之君治下的太

文档评论(0)

神话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03223011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