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第三卷 上古时代(下册).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中国通史 第三卷 上古时代 (下册) 丁编传记 (上) 第一章周 第一节周 周的起源及其迁徙 周是继夏、商以后在黄河上游兴起的第三个王国。凡是华夏诸侯 (包括 同姓诸侯和异姓诸侯)都是由它分封或得到它的承认的。华夏诸侯也都认它 是 “共主”,或者称之为“宗周”。 周的始祖后稷是农业的发明者。稷是黄土高原上最先种植的耐旱的农作 物,即今人所吃的小米。据说,后稷发明了农业,后人尊他为农神。关于他 的降生,在 《诗·大雅·生民》里有很生动的描写。《史记·周本纪》里把 诗歌演绎为散文,说: 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 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 (悦),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 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 (避)不践。徙置之林中, 适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原以为神, 遂收养长之。 这样的降生是受外物感动而生,可以叫做 “感生说”,与殷商的祖先因吞鸟 卵而生,可以叫做 “卵生说”者不同。但是说有娀氏女为帝喾次妃,倒好象 商和周同出于一个血统似的。 《周本纪》记载周的世系,也很详备。自后稷至古公亶父,都是父子世 袭,从一开始就是实行嫡长子继承。这是不可信的。因为周后稷卒后,子不 窋立,这不窋已相当于夏代末年。《周本纪》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 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至古公亶父时,他们还仍在不断奔窜、迁徙 之中,他们那里还能使父子世袭顺序地继承下来,而不致中断。 《周本纪》 的世系可能都是后人所补充或虚构的。 周人原来与夏人杂居在汾水河水之间。汾本作汃。相传公刘迁居于邠, 从分从邑,即是汾水附近的邑。邠的古文作豳,从两豕从火。 “山”,象火 形,不是山字。有的学者认为古代豳的地方,包括自山西西部到今甘肃陕西 之间。这一带正是草木丰盛、野豕出没的地方,故豳字从火从豕,象以火焚 ① 田,驱逐野豕 。 由于戎狄的不断侵扰,公刘时又继续向今陕西邠县栒邑迁徙。 《诗·大 雅·公刘》篇记述其迁徙之事。诗虽作于西周以后,但是它描写当时迁徙的 情景以及地理环境,还是真实的。如 “乃裹糇粮,于橐于囊。思辑用光,弓 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描写他们在公刘父家长的领导下,带着干 戈干粮,作武装性的迁徙。又说: “京师之野,于时处处,于时庐旅,于时 言言,于时语语”,描写他们刚到一个高地上,搭下帐篷,住了下来,有说 有笑,甚为愉快。又说: “乃造其曹,执豕于牢,酌之用匏,食之饮之,君 之宗之”,描写他们杀豕庆贺,用匏饮酒。他们共同拥护公刘为父家长。 ① 徐中舒说。见其所著 《西周史论述》1979 年, 《四川大学学报》,第3 — 4 期。 在公刘时,周人的农业得到恢复。但是仍旧无法避免戎狄的侵扰、压迫。 因此,他们在父家长古公亶父的率领下,爬过梁山,沿着漆水沮水到达岐山 周原。这次迁徙,孟子在他的著作里有很生动的描写,这可能是战国时邹鲁 民间所流行的传说。 《孟子·梁惠王下》说: 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事之以皮币,不得免焉。事之以犬马, 不得免焉。事之以珠玉,不得免焉。乃属其耆老而告之曰:狄人之所欲 者,吾土地也。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二三子何患乎 无君?我将去之。 大王就是古公亶父。他也只是一位父家长而已。他在离开邠以前,召集 耆老们前来商量。他说: “二三子何患乎无君?”这“君”字正与《公刘》 诗里所说 “君之宗之”一样,“君”只与“宗”同义。他尽管对狄人百般地 忍让,牺牲币帛,珠玉,犬马,都不能避免狄人的侵略,他不得不离开邠而 继续远徙。 周原在今陕西岐山武功之间,地方不大,但土地肥沃,田里的堇荼 (野 菜)甜滋滋的。诗里说: “周原膴膴,堇荼如饴”,当是写实。1975年,陕 西考古工作者在这里经过挖掘,发现了宫室,更重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叶倾城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