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講:壓鑄模設計 撰稿: Macherchen 壓鑄模的設計過程 一). 設計前的基礎性準備 研究產品對象 熟悉壓鑄機 模具制造知識 現場壓鑄工藝知識 二).壓鑄模設計的工藝準備 對零件圖進行工藝性分析 對模具結構的初步分析 選定壓鑄機 繪製壓鑄毛胚圖 三). 設計壓鑄模的基本要求 符合壓鑄毛胚技術要求 適合壓鑄生產工藝要求 滿足模具加工工藝要求,結構 簡單合理,標準通用 四). 設計壓鑄模 模具結構的擬定與比較 繪製模具總裝圖及零件圖 模具圖樣的修正與定型 二. 壓鑄模的結構組成 一). 壓鑄模結構組成 定模:固定在壓鑄機定模安裝板上,有直澆道與噴嘴或壓室聯接 動模:固定在壓鑄機動模安裝板上,並隨動模安裝板作開合模移動 合模時,閉合構成型腔與澆鑄系統,液體金屬在高壓下充滿型 腔;開模時,動模與定模分開,借助於設在動模上的推出機構將鑄件 推出. 二. 壓鑄模的結構組成 二). 壓鑄模結構根據作用分類 二. 壓鑄模的結構組成 二).壓鑄模結構根據作用分類 二. 壓鑄模的結構組成 二. 壓鑄模的結構組成 三.壓鑄模零部件設計 定義:1. 成型零部件:構成模腔的所有零部件的統稱. 2.結構零部件:保証模具有足夠的剛度,強度及正確安裝和模具正常工作. 分型面的類型 (一)分型面型腔的相對位置分類 三.壓鑄模零部件設計 (二)按分型面的形狀分類 1 平直分型 2. 傾斜分型 3. 階梯分型 4 曲面分型 三.壓鑄模零部件設計 注意事項(分型面選擇的原則)﹕ 分型後壓鑄件能從模具型腔內取出來 開模後壓鑄件應留在動模上 分型面選擇應保証壓鑄件的尺寸精度 和表面質量(產品的要求) 有利於澆注系統和排氣系統的布置 應便於模具加工,模具加工工藝的 可行性,可靠性及方便性 三.壓鑄模零部件設計 二.成型零部件的結構設計與尺寸計算 三.壓鑄模零部件設計 (二)成型零部件結構形式 1. 凹模 凹模常用的結構形式有整體式﹐整體鑲入式﹐鑲拼組合式﹐瓣合式。 凹模鑲拼的例子: (1)便於機械加工的鑲拼 三.壓鑄模零部件設計 (2)有利於脫模的鑲拼 A處橫向毛邊,不利脫模,且產生飛邊後型腔很難清理. B處形成的飛邊與脫模方向一致有利於脫模. 三.壓鑄模零部件設計 (3)避免銳角的鑲拼 三.壓鑄模零部件設計 (4)防止熱處理變形的鑲拼 (5)便於更換維修的鑲拼 三.壓鑄模零部件設計 2. 凸模和型芯 (1) 凸模是成型壓件整體內形的零部件,所以也稱為主型芯. 主型芯的結構形式有:整體式,通孔台肩式,通孔無台肩(螺絲固定)式及非通孔. 三.壓鑄模零部件設計 (2)小型芯的結構形式 a.小型芯要有起導流作用的圓角弧或倒角過渡,如圖a)所示。通常 台階c的大小為1~2mm,最小0.3mm。如果制成直通式﹐如圖B)所示﹐則金屬易進入配合間隙﹐常期使用會侵蝕該處(圖中A處)﹐嚴重時影響脫模。 b. 如果型芯雖有台階但制成清角而不是圓弧過渡﹐過小的型芯在熱處理時會產生應力集中而折斷。 三.壓鑄模零部件設計 圓形小型芯的固定形式如圖所示: a)一般式通孔台肩 b)階梯式(固定長) c)壓塊式 d)螺塞固定 e)螺柱聯接 3 凹模鑲塊和型芯的止轉 形式有﹕ (1)圓柱銷 (2)平鍵 (3)平面式 三.壓鑄模零部件設計 (三)成型零部件工作尺寸計算 1. 定義:成型零部件中直接決定壓鑄件幾何形狀的尺寸稱為工作尺寸. 分為:型腔尺寸,型芯尺寸,中心距尺寸. 徑向尺寸 型腔尺寸 包容尺寸,磨損變大 深度尺寸 徑向尺寸 型芯尺寸 被包容尺寸,磨損變小 高度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