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克运动与博克精神.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博克运动与博克精神 李慧君 (内蒙古大学 体育教学部,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1) 摘要:博克是蒙古族比力量、耐力与技巧的传统体育娱乐活动,也是蒙古族草原盛会“那达慕”的主要内容。博克 体现着奥运精神,既蕴含着人类团结友爱、拼搏向上的精神,也洋溢着现代文明竞争的色彩。通过全国农运会、民 运会,国际博克邀请赛,以及内蒙古博克选手到日本、韩国等国家的访问,古老的蒙古式摔跤,以其蒙古族名称“博 克”闻名中外。 关键词:博克运动;发展演变;竞技项目;博克精神 中途分类号码:G886.6 文献标示码:A 一 博克运动的发展变革。“博克” 是蒙古式摔跤一词的译音,因蒙古族的摔跤方法不同于其它民 族的摔跤方法,汉语称之为蒙古式摔跤。博克是蒙古民族强身健体、赖以生存的传家宝,是游牧文 化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草原三技”博克 、赛马、射箭是蒙古民族十分喜爱的 群众性传统体育娱乐活动,也是蒙古族草原盛会“那达慕”的主要内容,现在均已发展成为广泛开 展的现代体育竞技项目。 博克运动源远流长,源于蒙古民族的生活、生产实践活动。在原始社会,人类为了生存,在围 捕野兽、以及部落的战争搏斗中产生了博克的雏形。据考证,早在西汉北方匈奴人就盛行摔跤。相 传成吉思汗从小非常喜欢摔跤,而且本领十分高强,几乎找不到对手。博克起初带有很大的军事色 彩,主要用于训练士兵的格斗、发展力量、锻炼体魄和技巧的军事手段,并作为考核将士的科目, 亦通过摔跤来选拔擢升力士。它还是团结大众、激励斗志、消除隔阂、凝聚着蒙古族各方面力量的 政治手段。元朝建立以后,由于大规模对外战争基本结束,国内出现了安定局势,人们对文化生活 的要求日益提高,摔跤的社会娱乐成分也就愈来愈多。以后逐渐发展演变成为休闲时的一种体力角 逐,一种娱乐活动。从此,博克在辽阔的草原上广泛开展起来。而现在的博克则是蒙古族比力量、 耐力与技巧的体育娱乐活动。 那达慕竞技充分显示了蒙古民族勇猛威武的英雄气概和奋发进取的豪放气质,蕴含着大草原的 主人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和对美好理想的热烈追求。在增进游牧民族的社会交往、加强团结,娱乐性 情、调节精神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作为那达慕的主要表现形式 — 博克,是那达慕最隆重、竞 争最激烈的竞技项目。在蒙古族的心目中,博克作为牧民喜闻乐见的体育娱乐项目,被当作优秀的 民族文化瑰宝保存下来,传承至今,为世人称赞。如今,不仅增添了女子博克比赛,还有少年博克 比赛,以及冰雪博克比赛等。经过近年来的不断改革,现已发展成为一项现代体育竞技项目。通过 全国农运会、民运会,国际博克邀请赛,以及内蒙古博克选手到日本、韩国等国家的访问,古老的 蒙古式摔跤,以其蒙古族名称“博克”闻名中外。 2004年 7月28 日 — 8月 1 日在内蒙古锡盟举办了史无前例、规模宏大的“挑战吉尼斯世界记 录西乌珠穆沁旗 2048 博克大赛”,共有来自内蒙古、北京、天津等地及蒙古国的 2048名博克选手参 加了比赛,创造了吉尼斯世界记录。来自北京、辽宁、广州、内蒙古等全国 20 余家的传媒进行了现 场直播和报道,向世人展示和介绍了博克运动,产生了不同凡响的社会影响。 1 二 博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改革创新、逐渐发展成为符合现代文明的体育竞技项目。蒙古族 的摔跤,既不同于中国式的摔跤,也不同于日本的相扑,它在规则、方法、服装、场地等方面有着 自己的鲜明特点。 (一)华丽而考究的蒙古博克服饰 按蒙古族传统,博克手上身穿牛皮或帆布制成的袖臂盖背、边沿镶有数百颗铜钉或银钉的“昭 德格”(摔跤服),后背中间多有圆形银镜或“吉样”之类字样的镶嵌物。腰系“来布尔”(即围巾), 下身穿着用十八

文档评论(0)

quji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