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龙地水电站枢纽布置及主要建筑物设计摘要: 清流县沙芜乡龙地水电站水源是清流九龙溪河上的一条极小支流—洋利溪,水电站尾水最终汇入永安市的安砂水库,电站上游为天然的小河道,下游是沙芜乡的另一个小水电站—沙芜洞口电站,该水资源通过二级开发,使水资源得到了充分合理利用。沙芜龙地和洞口水电站都是典型的径流开发引水式小型水电站。本文简要阐述了沙芜龙地水电站的枢纽布置、方案选择及主要建筑物设计。关键词: 小型水电站 引水式 水电站 枢纽布置 水工建筑物1、工程概况清流县沙芜乡龙地水电站位于福建省清流县龙津河下游,水源是九龙溪细小支流—洋利溪,电站座落于清流县重点旅游景点沙芜乡洞口村境内,是洋利溪梯级开发的第一级水电站,属典型的中高水头径流开发引水式小型水电站。工程枢纽主要由渠首枢纽、输水渠道、前池、高压管道、发电厂房、尾水渠、升压站和附属建筑物组成。引水渠道总长2.57km,压力管总长238.08m,电站装机容量2×250kw,设计水头127m,单机最大过流量0.237m3/s。设计多年平均发电量188万kw·h,年利用小时数3760h。电站出线接至10kv洞口电站与罗口煤矿35kv线并网,输电线路长度为1300m。 洋利溪是九龙溪的一条支流,下游建有洋利溪二级水电站洞口水电站,该水电站装机容量2×200kw,坝址控制流域面积29.6km2,是径流开发引水式水电站。洋利溪流域内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661mm,多年平均径流深950mm,多年平均流量0.69m3/s,设计保证流量(p=70%)0.29m3/s,设计洪峰流量(p=3.3%)144.6m3/s,校核洪峰流量(p=0.5%)203.2m3/s。多年平均气温17.9℃,极端最高气温39.4℃,极端最低气温-7.9℃,年平均风速1.4m/s,无霜期298.5天,本流域洋利溪的多年平均降水量是根据清流县平均降水量等值线图及有关资料分析综合推算求得,而本流域内植被良好,河道中水质清澈,泥、砂、悬移质、推移质均较少。本工程设计为五等工程,由于工程较小,未经过地质钻探,从现场踏勘,工程区域内地质条件简单,坝址处出露基岩为奥陶系上统於潜组页岩和砂岩,河床处由于河道坡降大,几乎没有砂砾石覆盖层,最厚处仅有0.5m,引水渠沿线大部分为岩石段,岩性为砂岩,小部分为坚土,前池及压力管道地处山坡,表面覆盖层厚0.5-2m,底层为砂岩基础,厂房、升压站台地覆盖层较厚,开挖深度达5m。2、枢纽布置及方案选择2.1坝址选择 洋利溪龙地水电站是洋利溪二级洞口水电站的上一个梯级电站,由于河道坡降较大、河谷狭窄,不适宜建造调节型水库,只能建成一般类型的拦河取水坝,坝址选择的原则为:1)不会影响流域内农田、人饮、工业、电站等用水户取水;2)满足进水闸和溢流堰的布置要求;3)不淹没耕地和房屋和尽量避免林木淹没和砍伐;4)尽量使材料运输、交通相对便利;5)使大坝、渠首枢纽工程造价最低。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坝址选定在洋利溪原洞口村农田灌溉取水老水陂处,该段河床宽仅12m,坝址地形地质非常理想,岩石裸露,河谷狭窄,两岸坝肩岩性完整,坝型采用浆砌石溢流坝。2.2厂址选择 厂址位于距洞口电站原取水坝大约300m处,考虑到下游洞口电站取水,电站尾水应排入该电站引水渠道中。设计中厂址方案有两个,一个是距洞口电站取水坝约50m的上厂址方案和目前的下厂址方案,对两个方案进行比选,上厂址方案可减少引水渠道400m,水头增加 0.4m,压力管道较短,但压力管道须经过农田和原始生态林,且压力前池溢流水没有理想山涧泄流,下厂址方案与上厂址方案相比,水头减少0.4m,压力管道较长,管线林木为人工林,压力前池溢流泄水条件较好有天然的山涧,而且增加的400m渠道中有300m是原农田灌溉的老渠道,渠道工程量增加不会太多,田间渠道经过防渗处理后,还可改善当地村民农田灌溉条件。经过方案比选,选用下厂址方案,该方案经经济评价分析,其财务各项指标均较好。2.3输水渠道和压力前池方案选择本工程初期勘测时,输水渠道方案也有两个,一个是从现农田灌溉入田渠道开始按千分之一的坡降向上游延伸,直至与洋利溪相接,该方案渠道全长1.8km,除田间300m外,全部是新开明渠, 且渠道沿线除渠尾800m外,其余地段山势陡峭,林木全为原始生态林,另一个方案是利用现农田灌溉渠道,该渠道全长2.47km,全部为明渠,渠尾再新开挖100m渠道到压力前池,这样渠道总长为2.57km,从工程造价、施工难易程度、日常维护工作、占用林地等各方面综合考虑,采用第二个方案。而压力前池只能根据实际地形布置在山脊上,与压力管道轴线呈正交,采取全埋式结构。2.4 进厂公路和管理房 本工程进厂公路是利用沙芜乡政府到龙地村的林业公路,经过洞口电站厂房与洞口电站引水渠交接后,沿洞口电站引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