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一语文课件:辛弃疾词两首(新人教版必修4).pptVIP

2012高一语文课件:辛弃疾词两首(新人教版必修4).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0.这首词的主旨表现在结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上。根据上、下片的内容说说这个句子的具体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词人在词尾选用廉颇一典有其深刻用意,他把个人的政治遭遇放在当时宋金民族矛盾以及南宋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的焦点上来抒写自己的感慨,赋予词中的形象以更丰富的内涵,从而深化了词的主题。 答案: 该句是以廉颇自况。词人景仰孙权、刘裕这样的英雄,胸怀恢复大志;要在有充分准备的前提下进行北伐,草草出兵只能招致失败;回顾南下后四十三年,屡遭废黜,最后以廉颇自比,表示仍能为国效力,同时也抒发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愤。(此题具有半开放性,答出以廉颇自况,概括上述三方面内容,且言之成理即可) 11.本词多用对比手法丰富意旨,表达情感,请找出并体会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作为怀古词,其对比手法多是所怀之古与所讽之今之间的对比。 答案: (1)英雄业绩与可悲现实对比:突出南宋统治者的萎靡不振。 (2)刘裕“气吞万里如虎”与刘义隆“赢得仓皇北顾”对比:指出历史的经验教训,今日应有的做法。 (3)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眼下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对比:抒发忧国伤时的感慨。 (4)用廉颇的遭谗尚有赵王派人聘问与自己被冷落的处境相对比:抒发自己报国无门的愤懑。 12.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本文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借咏怀历史抒发感情,试分析这两首词的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主要从结构、意境、主旨、表现手法等方面分析两首词的异同。 答案: (1)相同点:结构上均为“地点+怀古喻今”,意境上均雄浑壮阔,主旨上均借古讽今。 (2)不同点:①《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中,用“千古风流人物”“三国周郎赤壁”和“一时多少豪杰”从景中逐层托出人物,为下阕的议论作好铺垫;《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上阕写景中就含有议论,下阕议论之中也有写景。 ②议论涉及的问题不同,深度不同。苏轼词作笔意纵横,议论上能从形而上的层面,思索宇宙人生的终极意义;辛弃疾的词作紧扣现实,借咏史谈自己的战略见解,表现自己的爱国情怀。 ③苏词多铺叙,显得开阔明朗,旷达乐观;辛词用典多,层层转折,显得隐晦。 13.在空白处填写恰当的句子,使与原句句式整齐,文意贯通。 看到强敌入侵,辛弃疾叹古悲今,写成《稼轩词》;面对“赤壁古战场”,苏轼感慨万千,唱出“大江东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是一道整句仿写题,要求分析出仿句的结构,上下句的关系;又是一个语段,需要整段的表意和谐一致,也就是文题要求的文意贯通。 答案: (示例)依据历史记载,杜牧借古讽今,吟成《阿房宫赋》 面对无垠的大漠,王维有感而发,诵出“长河落日圆” 14.仿照示例,运用古诗文名句,再写一句话。 示例:结识古仁人,我慨叹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的悲壮。 仿写:结识古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是一道看似简洁但内容丰富的试题。它要求积累一定的古诗文名句,并明白其内涵。答题时,名人与名句对应,名句与内涵对应。 答案: (示例)我赞赏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 □ 豪放派和婉约派 宋词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继唐诗之后又一座高峰。宋词现存二万多首,是一个蕴藏极其丰富又独具特色的艺术宝库。 三、开放探究 有人说《永遇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nzh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