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三讲
异彩纷呈、鬼斧神工的观赏石
一.绪言
奇石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一颗璀璨的明珠。赏石、藏
石是一种独特审美观,它能净化人们的心灵,提高人
们对美的感染力、鉴赏力和创造力,美化人们的生
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园无石不秀,斋无石不雅”
“无声的诗,立体的画”
“
神奇的书法,美妙的音乐”
“
朴实的雕塑,无字的天书”
奇石是百看不厌、千赏不烦、可永远流传的天然艺术
品。当今,一门集自然科学与人文艺术于一体的边缘
学科——奇石学或观赏石学,正开始形成。
二.奇石的发展历史
1.石器时代
南京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北阴阳营文化遗址的随葬品中
的24枚雨花石,表明5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对
大自然的奇石有鉴赏活动,是谓奇石文化的萌芽时期。
2 .商周时代(公元前1000多年)
曾一度出现过一定规模的石玩市场,据历史文献记
载,周武王灭商时,“得归宝石万四千,佩玉亿有8万” 。
3 .春秋战国时代
奇石的踪影已开始出现于有关文献典籍了。如当时的
地理学著作《三海经》中,明确提到了各地名山所产
奇石,其名目众多,记有珉、美石、婴石、采石、文
石、硌石、怪石、磬石等。在《尚书》的《禹贡》篇
中,甚至提到奇石已作为地方贡品上缴中央。
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夏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神女峰疑是但丁神曲游魂依依
唐·白居易 宋·杨万里 晃晃来到东方世界化作神女咏叹
玉女峰一峰突兀天地间万道霞
秋暑退凉生君勿喜一年光景又峥嵘 冬云傍水村凝冷片雪连山驿积寒 光披金银仙女不知何处去留下玉
· 光南唐·伍乔 体续世缘
二.奇石的发展历史
4 .魏晋南北朝时代
魏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政局动荡、吏治黑暗的一段时期。
许多文人学士因不满现实政治而又无力抗争,受到老庄思想
的影响,隐居于山林之中,寄情于山水之间,大自然奇石的
那种超俗拔尘、孤高贞洁的形象引起了他们内心深处的共
鸣,日渐成为其观玩欣赏的对象。因而玩石之风兴起,许多
人将山石作室内陈设,供欣赏玩用。比较著名的如东晋名士
顾辟疆,在私家园林(故址在今苏州西美巷况公祠址)中收
罗了许多奇峰怪石,成为当地之盛景。又如东晋著名的田园
诗人陶渊明,引退山林后,每当喝醉了酒,便在自家后院中
的一块山石上酣睡,日子一长,陶渊明深深地喜欢上了此
石,特取名为“醉石” (今在庐山南麓虎爪崖下),并作诗咏
到:“万仭峰前一水傍,晨光翠色助清凉。谁知片石多情甚,
曾送渊明入醉乡” 。这是有史记载最早被文人雅士命名的一块
奇石,有人据此而尊陶渊明为赏石鼻祖。
二.奇石的发展历史
5 .唐代(公元618年—907年)
由于经济繁荣,建筑业,特别是庭院建筑的发展,相应促进了石艺事业的
空前发展,在民间广泛收集和赏玩奇花异石,相当普遍。
当时,士大夫阶层以玩石为时尚,许多文人雅士爱石成癖,四处搜罗奇峰
怪石,大者放置庭院,小者置几案作供石,以领略自然之趣。盛唐时期宰
相李勉藏有“罗浮山石” 、“海门山石”等名石。曾身居相位之尊的牛僧孺也
是一位石迷,他在洛阳的府第中收藏了很多太湖石,嗜石到了“游息之
时,与石为伍”,甚至到了“待之如宾友,视之如贤哲,重之如宝玉,爱之
如儿孙” 的境地。大诗人白居易也是一位石迷,他一生写了不少关于石头
的诗文,如“双石” 、“太湖石记”、“莲石”、“ 问支琴石”、“北窗竹石”、“天
竺石” 、“磐石铭”等。诗中对太湖石作了高度评价,指出“石有聚族,太湖
为甲” ,“太湖石奥妙,就在于三山五岳,白洞千谷,尽收在一块石头上。”
他对奇石有特别的感情,视作人生伴侣,在“双石”一诗中写道:“ 回头问
双石,能伴老夫否。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
唐代诗人如林,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王维、刘禹锡以及“唐宋八大家” 的
韩愈、柳宗元等,在他们的诗文中,都有咏石之作。李白笔下石头有骨,
杜甫笔下石头有气,王维笔下石头生花,柳宗元笔下的石头则有神,活灵
活现。
福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