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外在各个历史时期涌现出来的著名记者灿若群星,他们的非凡经历、新闻风格、新闻理念以及对社会作出的不朽贡献为世人所敬仰。
报业巨子梁启超 办报经历 梁启超(1873~1929),广东新会县人,字卓如,又字任甫,号任公,别号饮冰、沧江,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一词源于《庄子·人世间》记载,楚大夫叶公子高受君命出使齐国,“朝受命而夕饮冰”。言其“忧心如焚,饮冰解热”。梁氏以此自号,寄意其忧国忧民的情怀),人称“梁任公”。 从小就熟读经、史,“八岁为文,九岁能缀千言”(《三十自述》),12岁考中秀才,15岁进广州学海堂就学。17岁考中举人,次年入京会试,但未考中。 在南归途中,经过上海,接触了《瀛环志略》和上海制造局译出的若干种西书。梁启超接触西学自此开始。回到广州后,由同学陈通甫介绍,见到康有为,遂拜康有为为师。 1891年~1894年,梁启超就学于广州府万木草堂。 ?????? “公车上书”后,资产阶级改良派第一份报刊《万国公报》1895年8月17日在北京创刊,梁启超、麦孟华担任编辑。该报所刊内容以讲论洋务为主,每期刊载文章一至三篇,题目有工商、铁路、邮政、兵制、学校、报馆等,其中必有梁启超所撰论说。《万国公报》出至第45期后改名《中外纪闻》。1896年,《中外纪闻》被迫停刊,共出18期。 1896年8月9日,《时务报》在上海创刊,梁启超任总撰述,汪康年任总经理。《时务报》每期约三万字,所刊内容有政论、谕折、京外近事、域外投译、西点照译等。 创刊初期,梁启超一人担负全部编撰工作,每天除撰写四千多字的评论外,还要撰写、修改两万多字的文档。梁在《时务报》上发表数十篇政论,最为著名,也最有影响力的是《变法通议》。梁启超撰写的文章风靡一时,以至于“上自通都大邑,下至僻壤穷陬,无不知有新会梁氏者”,“举国趋之,如饮狂泉”。 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仓惶去国”,流亡海外。组织保皇会,鼓吹“保皇”。后又组织宪政会等政治团体,鼓吹“君主立宪”。 ?????《清议报》是戊戌变法后保皇会在海外办的第一份机关报,旬刊,1898年12月23日在日本横滨创刊,主编梁启超。《清议报》办报宗旨是“主持清议,开发民智”。所谓“主持清议”,就是猛烈抨击慈禧、荣禄等“逆后贼臣”,拥护“明君圣主”光绪复位;所谓“开发民智”,就是大量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学说和文化科学知识。 此间梁启超频繁与孙中山等革命党人接触,在思想上受其影响。为了适应时代潮流,梁启超在《清议报》上发表了一些谈民权、谈自由、谈破坏、谈革命的文章,赢得了不少的读者。1901\12\21《清议报》出版第100期后,一场大火焚毁了报馆遂停刊。 1902\2\8,梁启超在横滨又创办了一份保皇派报刊《新民丛报》半月刊,该报仿效西方大型综合性杂志创办,梁任主编。《新民丛报》的命名取意于《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在梁启超看来,中国孱弱的根源不是列强的侵略,清政府的腐败,而是国民素质的低下,缺乏“公德”和“私德”,缺乏国家思想,义务思想和权利思想,缺乏进取、冒险、自由、自治、自尊、合群、尚武等精神。只有通过教育手段来提高国民素质,造就一代“新民”,中国才能富强,国家才会有希望。 为此,《新民丛报》大量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宗教、教育、文化等各方面的学说,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学说。 ?????? 在政治上《新民丛报》总的倾向是鼓吹保皇立宪,但1903年以前的《新民丛报》适应时代潮流,发表了许多高谈革命的文章,引起了保皇派的不满。1903年以后《新民丛报》的言论变得“柔声缓语,形同妇妾,梦绕大清,心恋小丑”,在读者中的威信江河日下。后在与《民报》论战中惨败,于1907\7\8悄然停刊。 从梁启超主持《中外纪闻》、《时务报》到主持《清议报》、《新民丛报》这一时期,是他报刊活动影响最大的时期,而其中主持《清议报》和《新民丛报》的时期,梁氏自认为是他一生中办报最得意之时。 ??????1902年5月,黄遵宪致书梁启超,盛赞《新民丛报》“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人人笔下所无,却为人人意中所有”。这一时期,在文章体裁上梁启超将“时务文体”发挥到了极致,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新文体”。关于这种“新文体”的特点,梁启超概括为:“纵笔所至不检束”,“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调理明晰,笔锋常带情感”。 梁启超的一生,自23岁办《万国公报》始,到48岁办《解放与改造》杂志止,在长达25年,近生命一半的办报生涯中先后主编了10个报刊。其中民国前7个,民国后3个。 《清议报》,1898\12\23~1901\12\21 ,横滨。 《新民丛报》:1902\2\8~1907\11\20,横滨。 ?? 《新小说》:1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