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针对训练 第2课 近代历史上的改革(岳麓版选修Ⅰ).docVIP

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针对训练 第2课 近代历史上的改革(岳麓版选修Ⅰ).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届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针对训练 第2课 近代历史上的改革 针对训练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立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000人左右。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20年便出现了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他们)实际上是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崇拜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四 皇上上法滕文公、魏文帝之英明,外采俄彼得、日本明治之政术……采万国之良规,行宪法之公议,御门誓众,决定国是,以变法维新,为行政方针,有违此誓,罚兹无赦。 ——摘自康有为《请告天祖誓群臣以变法定国是折》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的两个重大事件对中日两国有何相似的影响? (2)依据材料三,概述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特点。 (3)材料四的主张与材料二有何相似之处? (4)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四则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 【解析】 (1)导致民族危机,激化社会矛盾,激发了争取民族独立的民族意识;推动社会改革。 (2)特点:向西方学习;借鉴各国的不同优点;规模大,领域广,涉及经济、法治、文化等方面;政治和思想方面改革相对滞后;学习西方不是照搬照抄,全盘西化,而是结合国情。 (3)相似:广泛借鉴各国成功的改革经验,实行改革;同时注意改革和国情结合。 (4)联系:佩里来航带来的冲击,推动了向西方学习的日本维新;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亚洲强国,走上侵略扩展的道路,通过甲午中日战争打败清朝,迫使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甲午战败加深了中国社会危机,推动了中国开展向日本等国学习的维新运动。 [备选题]在欧洲强国进入资本主义阶段并开始对外扩张之时,弃旧图新的日本人开始寻找图强之路。被称为日本历史上从未有过之翻天覆地的社会大变革——明治维新帮助日本,摆脱了西方大国的欺凌成为唯一一个跻身于帝国主义列强行列的亚洲国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纶;官民一途,以至庶民,各遂其志,人心不倦;破旧来之陋习,基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 ——《五条誓约》 材料二 “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意愿,所以暂时兴办官立事业,是以示例,以诱导人民。” “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有赖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赖于人民是否勤勉于工业。” 材料三 涩泽荣一被誉为整个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祖师爷。提倡“《论语》加算盘”也就是说不能丢开经济来空谈政治。他又强调“孔子之教与富是一致的,为富不仁是不对的,实行仁义才能得到真富”。他说:“我的事业是喻义不喻利,国家必须的事业,就把获利放在第二位,在‘义’上该兴办的事业,就干起来,手攥着股票,面对实际,谋取利益,把事业经营下去。” ——《涩泽子爵·话论语》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五条誓约》的实质是什么?体现了什么精神? (2)从材料二中看出日本采取了怎样的政策?结合所学概述这种政策是如何实践的? (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涩泽荣一提倡“《论语》加算盘”的看法? 【解析】 (1)制定了改革的施政纲领;向西方学习,进行改革的决心和勇气。 (2)殖产兴业。创办国营企业,引导私人企业。后来政府转而扶植保护私人企业,将一批国营企业赠送或低价出售给民间资本家。 (3)他主张发展经济的同时与儒家重知识、重集体、重道德、讲奉献、提倡和谐的优良传统相结合。(“仁”与“富”的结合)为国家的发展作贡献。这种观点是值得肯定的。 针对训练2:“臭名昭著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行和一连串的侮辱”,列宁认为“解放”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主要是因为( ) A.改革允许农民获得人身自由 B.农民付出的赎金高于当时地价二、三倍 C.解放后的农民还要受到村社的管理 D.农民只获得了贫瘠和耕作不便的土地 【解析】B。之所以说“二一九”法令是对农民的掠夺,主要是因为农民为了获得土地,需要向地主付出高额的赎金。答案选B。 [备选题]一个俄国官员在“二一九法令”颁布后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该评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nzh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