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练习:利用等效变换概念求下列电路中电流I。 输入电阻 应用举例二、含受控源单口网络的化简: 三、应用举例: 求图示电路中的US和R。 例3:用等效电源定理求图示电路中的电流i。 例4:图示电路,用戴维南定理求电流I。 例5:图示电路,用戴维南定理求电流I2。 3、含受控源电路分析 例1:求R=?可获最大功率,并求最大功率Pm=? 图示为300kw汽轮发电机励磁电路。t0,开关K闭合,电路稳定。t=0,开关K打开。求 t0时电流i(t)和电压表端电压u(t)。 ? 并联电容值的计算 例6: 电路如图, 测得US=80V, UC=60V, UL=100V, ?=100, IL=6A, 求R,L,C的值. 解:以UL为基准相量, 画电路的相量图. UL,UC和US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注意: 利用相量图关系计算是交流电路的一种计算方法. 第九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1、阻抗、导纳的定义,阻抗的串联和并联等效, 阻抗的性质。交流稳态电路的分析;相量图的画法; 交流电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复功率 的定义以及计算。 2、提高感性负载的功率因数的方法。 结果: 1)P不变条件下: 对输电线要求降低,输电效率提高; 电源容量要求降低。 画相量图的方法 一、选择参考相量 串联以电流为参考相量 并联以电压为参考相量 混联以并联部分的电压为参考相量 二、画相量图的根据 电阻电路电压与电流同相 电感电路电压超前电流90o 电容电路电压滞后电流90o 感性电路电压超前电流一个角度? 容性电路电压滞后电流一个角度? 3、交流电路中最大功率传输条件以及负载 最大功率计算。 (1)共轭匹配 (2)等模匹配 一、复阻抗负载 ZL Zo Uo · ? 并且 (共轭匹配) 二、电阻负载 (等模匹配) ZL Zo Uo · ? 且 解:先求cb端等效阻抗, 阻抗的等效导纳 例1: 图示电路,已知 , , , 试求该电路的入端阻抗。 若外加电压 ,求各支路电流。 则 cb右端等效阻抗 电路入端阻抗 设 则 9-3 正弦稳态电路分析 基本分析思路: 1) 从时域电路模型转化为频域模型: 2)选择适当的电路分析方法: 等效变换法(阻抗等效变换、电源等效变换) 网孔法、节点法、应用电路定理分析法等; 3)频域求解(复数运算)或通过相量图求解得到相量解; 4)频域解转化为时域解。 i2 (t) i1 (t) 20?F 解: 例1:图示电路。已知 求i1 (t) 、i2 (t)和i (t)以及对应 相量的相量图。 ?A ?B 例2:图示电路。已知 分别求R=75?、25 ? 时负载电流i(t)。 解:移去待求支路的频域电路模型如右。 1/3?F 1/3?F 当R=75?时 当R=25 ? 时 对应等效频域电路模型如右。 例3:图示电路, 求电流?。 解:节点电位法 ? 50 ?0 ? * 图示电路, 求电流?。 解:网孔电流法 50 ?0 ? ?2 ?3 ?1 例: 已知Is=10A,?=103rad/s,求各无源支路吸收的复功率和电流源发出的复功率。 ?1 ?2 ?s 解: 设?s=10?0?A,则 A A V VA VA VA 例:图示电路已知 求:1) 负载R获最大功率时,电路中R=? C=? Pmax=? 由最大功率传输条件: 有 2) 移去C时,R=?时可获最大功率 提高功率因数的原则: 1)必须保证原负载的工作状态不变。即:加至负载上的电压、电流和负载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不变。 2)线路的电流、无功功率减小,但有功功率不变。 提高功率因数的措施: u i R L 并联电容 C 由相量图求IC: + - 例1: 解: (1) (2)如将 从0.95提高到1,试问还需并多 大的电容C。 (1)如将功率因数提高到 ,需要 并多大的电容C,求并C前后的线路的电流。 一感性负载,其功率P=10kW, , 接在电压U=220V , ?=50Hz的电源上。 即 即 求并C前后的线路电流 并C前: 可见 : cos ??1时再继续提高,则所需电容值很大(不经济),所以一般不必提高到1。 并C后: (2) 从0.95提高到1时所需增加的电容值 第十章 含耦合电感电路分析 1、互感、同名端、耦合系数的概念以及同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中英语教学中思政元素与理念的融入.pptx VIP
- 工程地质与土力学基础第一章案例.ppt
- 2025年郑州城建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一套完整答案.docx VIP
- 小尺寸海尔贝克阵列磁体结构的生产装置、工艺及治具.pdf VIP
- 【行业研报】2023年美国饰品行业发展概况分析及五年行业数据趋势报告.docx
- (三级)智能云服务交付工程师理论考试题库大全-上(单选题).pdf VIP
- 2024年湖南湘潭大学招聘辅导员综合岗教师211人历年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docx
-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教学设计.docx
- 计算机学院-北航研究生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pdf VIP
- 筑业浙江省建筑工程资料表格填写范例与指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