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山大剧院建设项目可行性建议书.doc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 一、项目概述 5 (一)政策背景 5 (二)区位交通现状 5 (二)人文资源背景 6 (三)旅游资源本地分析 8 (四)吴博园旅游资源评价 9 二、建设必要性及SWOT分析 10 (一)建设必要性 10 (二)SWOT分析 10 三、项目市场分析 12 (一)客源市场分析 12 (二)重点市场需求 12 (三)目标市场 13 (四)市场预测 14 四、指导思想和目标定位 14 (一)指导思想 14 (二)项目定位 15 (三)发展目标 16 五、实施方案 17 (一)空间发展战略 17 (二)空间结构规划 17 (三)重点项目策划 18 (四)节事活动策划 24 (四)近期主要工作 25 六、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 25 (一)项目总投资估算 25 (二)融资渠道 26 七、经济与社会效益 27 (一)经济效益分析 27 (二)社会效益分析 28 八、风险分析与控制 29 (一)项目风险分析 29 (二)风险控制措施 31 一、项目概述 政策要求: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文化发展规划。项目发展目标明确,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江苏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竞争力提升起到推动作用。 根据国家宏观战略与政策(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建设、大国崛起与文化复兴、主导功能区划、国家宏观调控与区域布局、土地控制政策等)、长江三角洲区域城市分工新的发展态势、无锡城市发展与产业发展走势分析、无锡新区资源与环境及实际问题,为适应区域经济地位的提升和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无锡市委市政府提出“通过建设中国吴文化博览园”对无锡文化资源进行整合,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链,夯实文化旅游产业,彰显历史文化内容”的战略意图。 (二)区位交通现状 从宏观区位上看,项目地处长三角,呈现出“外通大洋,内联腹地”的战略格局。从微观区位上看,属于伯渎港、望虞河两条文化河流相汇的三角洲地带,吴越文物辈出之地,吴风越韵在此汇集展现。这一区位特征决定了园区所面临的游客组成以及未来的旅游项目设计方向。 从交通条件上看,园区的交通条件优越,“外通内联”格局已经形成,主要体现在:苏南国际机场——海外通道,沪宁高速、312国道、京沪高速铁路——国内通道,金城路、梅沪路等——无锡其他区域通道。 (二)人文资源背景 泰伯庙 泰伯庙俗称让王庙,位于梅村镇至德路西侧,伯渎港南侧。东汉永兴二年建成。1982年3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泰伯庙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泰伯陵 泰伯陵位于鸿山镇鸿山西坡,始建于东汉永兴二年,重建于明弘治年间,系纪念性墓葬,后历代都有修建。1982年3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鸿山遗址 鸿山遗址是春秋战国时期长江下游吴越文化的墓葬类遗址,分布范围7.5平方公里。遗址范围内有108个墩,勘测确定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型墓葬51个。经过对其中7座墓葬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共出土珍贵文物2200余件,取得了重大考古成果,并入选“2004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十一五”期间100处国家重点大遗址保护工程。 泰伯渎 泰伯渎(伯渎),又名泰伯河、伯渎港,是泰伯带领民众开凿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条人工运河。伯渎西起无锡清名桥,东至沼湖,全长87华里,梅村段居其中,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是吴地发祥的母亲河。 彭祖墩遗址 彭祖墩遗址位于鸿镇伯渎港畔,东南西三面环水,状如大蘑菇头 。这与古人择居标准吻合,即地势高耸,交通便捷,易防外敌。有石刀、石斧、石纺轮、陶盆、陶豆、陶釜、陶鼎及玉器等。彭祖墩是长江三角洲文化层次堆积最厚、包含物最多、保存最好的历史文化遗址。 泰伯图书馆 泰伯图书馆旧址位于鸿山镇,1920年由邹茂如等筹建。木楼两层,方形双檐,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国学大师钱穆曾任馆长,为当时无锡县四大图书馆之一。2003年6月2日,由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昭嗣堂 昭嗣堂,又称楠木厅,位于硕放街道。系明嘉靖七年(1528)进士曹罕裔孙将宅改为家祠,全部采用粗壮楠木建成,椽上置楠木望板。昭嗣堂是无锡现存的一座较为完整的明代楠木厅,对于研究明代的建筑有一定的历史价值。1995年4月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鸿山十八景 鸿山十八景分别为:泰伯陵、鸿隐堂、鸿泉井、香宝堂、剑池、洗心轩、朱砂潭、石云峰、老虎石、试剑石、白龙洞、望天台、天泉池、三墓、龙娘庙、石壁、望虞亭、放鹤台。 鸿山,原名“铁山”,吴国始祖泰伯死后葬在此山,故名为“古皇山”,后又有东汉高士梁鸿隐居于此,在唐高宗李治元年(650年)改为“鸿山”。除天然景色之外,鸿山十八景多数是泰伯与梁

文档评论(0)

189****356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