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很远,台湾很近.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台湾很远,台湾很近 台湾岛是中国的第一大岛,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是中国与太平洋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台湾物质资源丰富,经济发展迅猛,作为著名的旅游胜地,台湾总是被人们冠上“美丽”、“富饶”等字眼,被誉为“宝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台湾不光具有丰富的物质基础,在文化上也可谓“百家争鸣”。台湾地理位置特殊,社会由多种族群组合而成,因不同时代背景而有多面向的呈现,所以台湾是混合了多种文化的地区,具有传统与现代的双面性。   根据史料记载,“台湾”这一名称的出现不过300多年,而摄影在台湾却已经存在了100多年。台湾摄影家张苍松在《时代之眼:台湾百年身影》一书中记载,1871年,英国摄影家约翰·汤姆森携带沉重的湿版摄影装备由打狗港上陆,于高雄、台北一带曾展开了为期一个多月的摄影取材,足迹遍历旗后港、甲仙埔,并以平埔族部落为拍摄对象,堪称台湾摄影的起源。应该说,摄影术自19世纪中期传入台湾岛屿之后,100多年以来,台湾3.6万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地养育了众多摄影艺术家、摄影大师,他们为台湾的摄影艺术发展贡献了自己的青春,献出了自己绵薄之力。正是这些“绵薄之力”,书写了台湾摄影的持续发展和辉煌。此次本刊策划台湾摄影专题,就是希望读者能够跟随我们的步伐,去台湾看一看,听听台湾摄影家的创作故事,见证他们用摄影记录下的台湾历史,了解当代台湾的社会现状,并借由摄影这门艺术打开两岸影人的交流之门。   2011年10月,我怀着对台湾的好奇之心,带着一探究竟的采访任务,首次踏上了探访台湾之路。其实策划台湾摄影专题的想法由来已久,但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未能成行。因此,在海峡两岸开通了“自由行”之后,我成为了大陆居民去台湾的前几批客人之一。在去往台北的飞机上,我心里一直惴惴不安,因为过去在书中了解到的台湾,或是在电视上看到的台湾似乎离我们很远。台湾在我的心中一直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姿态存在,论文联盟Www.LW我对它的了解也仅仅停留在表面。虽然近些年两岸摄影人的交流逐渐增多,台湾摄影师的面貌已有不少进入我们的视线,但当载着我的飞机平稳地降落在台北桃园机场的地面上,当我真正走出机舱呼吸到亚热带的空气,真正近距离地接触到台湾摄影家时,我更真切地感受到了她的魅力和热情。   台湾摄影的历史悠久,姿态各异,根据台湾摄影家、策展人蔡文祥的阐述,想要叙述台湾摄影发展源流与文化演变,无疑要把时间追溯到殖民时期政治环境的影响以及台湾岛屿本身文化特质的了解上。对于这一点,我们在专题的上半部分已有详细的阐述。而对于台湾摄影类型的概括,我也唯有根据张苍松老师对台湾摄影发展脉络及类型的梳理,将台湾摄影划分为七大类:1)写实摄影,即非演出,非特定时间、地点的即兴式速写,发端于1950年代,如今可从台湾中生代的作品一窥究竟,如郑桑溪、钟永和、张才等人;2)个人式报道摄影,无关凸显真相的摄影行为,借由人生场景提炼摄影风格,如张照堂、阮义忠、谢 春德等人;3)专题报道摄影,即设定议题,长期最终,关心社会角落,相对于纪实摄影,他们更“社会派”,如沈昭良、“工伤摄影师”何经泰、林添福、张苍松等人;4)心象摄影:颠覆唯美,以象征手法再创影像品味。如庄明景、郭英声、陈春禄等人;5)美术摄影:前卫艺术的信徒,回归乡愁,主题的切入既创新又本土,创作类型多样,是由观念、装论文联盟Www.LW置与行为艺术,以及数码合成与多媒体而成的创意万花筒,如以成为台湾艺术圈中坚力量的姚瑞中、以怪诞为代表的吴天章、用扫描仪创作影像的章光和等人;6)文人摄影的代表人物如以“集锦摄影”独步天下的郎静山、庄灵、黄永松等人;7)空中摄影的代表人物为梁正居、陈敏明等人。由此可见,台湾摄影的类型众多,人才济济。这些人当中,有的是职业摄影师,有的仅仅是凭着兴趣与爱好,开创了一片自己的影像小天地。   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台北中华摄影艺术交流协会执行副会长、摄影家林添福,虽然他已长期定居大陆,但听说我们想做台湾摄影专题时,毅然放下手头工作,奔波于台湾和大陆之间,积极为我推荐、协调。在台湾短短的8天7夜,我经由他的引荐,才得以顺利接触并采访到这20位摄影家。虽然我与他们相隔千里,却因摄影而相识,也算一种缘分。在他们身上,我更深刻地感受到摄影艺术的魅力;从他们的镜头中,我更是看到了一个离我很近、实实在在的台湾。也许本刊记录的这20多位摄影家并不能代表所有的台湾摄影家,也不能包含所有的台湾摄影类型或整理成为严谨、清晰的台湾摄影发展脉络,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中看到当代台湾摄影的缩影;从他们的从摄之路,和所从事的影像工作中,了解到台湾摄影的发生、经过和现状。如果您从我们上下两期的《台湾摄影小览》专题中,能体会到台湾其实离我们并不远,也并未那么神秘莫测,并对您的摄影有一定的帮助,那将是我们最大的荣幸。转

文档评论(0)

新起点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