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健康问题应对及其调适.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关注个人的健康 WHO: 一个人有良好的身体、精神和与社会相适 应的心理状态 中国:悦纳自我 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情绪 良好的人际关系 较强的自制力 保持人格完整与健康 能动地适应环境 智力正常 林崇德: 敬业 乐群 自我修养 具体做法 充足的休息 正常的饮食 锻炼 避免药物滥用 避免不良的行为习惯 (三)表达自己的感受 学会宣泄 学会说“不” 通过交谈进行渲泄,或以写作代以表达; 读本自己喜爱的书,陶醉其中可忘烦恼; 大声诵读或唱歌,抒发心中郁烦之气;外出散步、逛街或买些东西,转移心境 踏青或到自然环境中感受自然存在的力量; 给自己放假,好好睡上一觉; (四)进行有效的自我暗示 自信 自我放松 (五)发展友谊 朋友是你最好的治疗师 You Wise Way #1 Supportive constellation Very supportive Not supportive At All Somewhat Supportive 四、心理危机求助途径与办法 (一)弄清楚出了什么事情,有多严重? (二)弄清楚每种问题对应的帮助系统 自我修复 朋辈帮助 专业求助 (三)求助途径与注意事项 兵来将挡 水来土掩 --大学生健康问题应对及其调适 问题: 1、你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2、你个人行为的底线是什么? 社会生活再适应量表(Holmes Rahe,1967) 生活改变事件 压力感 生活改变事件 压力感 1.配偶亡故 100 23. 子女成年离家 29 2.离婚 73 24. 涉讼 29 3.夫妻分居 65 25. 个人有杰出成就 28 4.牢狱之灾 63 26. 妻子新就业或刚离职 26 5.家族亲人亡故 53 27. 初入学或毕业 25 6.个人患病或受伤 50 28. 改变生活条件 24 7.新婚 45 29. 个人改变习惯 23 8.失业 45 30. 与上司不和睦 20 9.分居夫妻恢复同居 45 31. 改变上班时间或环境 20 10.退休 44 32. 搬家 20 11.家庭中有人生病 40 33. 转学 19 12.怀孕 39 34. 改变休闲方式 19 13.性关系适应困难 39 35. 改变宗教活动 18 14.家庭添进人口 38 36. 改变社会活动 18 15.事业重新整顿 37 37. 借债少于万元 15 16.财务状况变化 36 38. 改变睡眠习惯 15 17.亲友亡故 35 39. 家庭成员团聚 13 18.改变专业 31 40. 改变饮食习惯 12 19.夫妻争吵加剧 30 41. 度假 12 20.借债超过万元(美金) 31 42. 过圣诞节 12 21.负债未还,抵押被没收 30 43. 涉讼事件 11 22. 改变工作职位 29 一、压力 压力(stress) 个体面对具有威胁性刺激情境时,伴有躯体机能以及心理活动改变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也称应激状态 压力源 威胁性 知觉评价 焦虑和紧 张反应 适应性训练 衰 竭 二、面对压力的不同反应 面对压力的不同反应 原因9 原因2 原因4 原因3 原因5 原因1 原因7 原因10 问题 原因8 原因6 (一)环境问题 管理方式 日常工作的无序性 危急情境 面对慢性社会问题和人性扭曲 (二)个体差异 个体自身因素 “脆弱个体” “成熟个体” 杜绝心理障碍 产生心理障碍 外界环境 外界环境 负反馈环(积极) 正反馈环(消极) 人, 不能离开群体和社会而孤立地生存; 所以人就不能只顾自己而一意孤行; 如何按社会的客观要求去做, 如何顾及他人和群体的利益, 如何与他人协调,从中获得个人的满足。 三、应对压力的途径 (一)改变认知 分析自己:选择的目标是否合理?高—低 分析环境:条件与外部现状是否客观? 分析关系:与周围人合谐否?合作否? 分析原因:真正令自己痛苦的原因是什么? 重新定位:怎样才能达到最好境界与感受? 重新开始 具体做法 承认你体验的压力,它是不可避免的评价环境 知道自己并不总是正确的或完美的 认识“境由心造”, 思维方式决定人的心理感受

文档评论(0)

传世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