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2013.ppt

  1. 1、本文档共1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章 城市污水处理概论 城市污水的组成: 生活污水 工业污(废)水 初期雨水 城市污水的污染指标: 感观指标:浊、色、嗅、味、温 物理化学指标:pH、SS、BOD、COD、毒物指标 生物指标: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数、病毒 水体污染的分类及其危害 水体的物理性污染及危害(水温、色度、SS) 水体的无机物污染及危害 氮、磷污染与水体富营养化 重金属污染及食物链的富集、迁移、转化 水体的有机物污染及危害 有机物污染-微生物耗氧导致水质恶化 油类污染-油膜覆盖导致水生态恶化 毒性有机物污染-对人类和水生物的危害 水体的病原微生物污染及危害 水体自净作用是指河水中的污染物质在河水向下游流动中浓度自然降低的现象。 水环境容量:在满足水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下,水体所能接纳的最大允许污染负荷量,即水体的纳污能力。 氧垂曲线--水体受到污染后,水体中溶解氧逐渐被消耗,到临界点后又逐步回升的变化过程 城市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城市污水的一级处理(物理处理) 处理对象:悬浮物(SS) 处理方法:筛滤截留,重力分离 处理构筑物: 格栅 沉砂池 沉淀池 城市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城市污水的二级处理(生物处理) 处理对象:胶体和溶解性有机物(BOD, COD) 处理方法:好氧生物法 处理构筑物: 活性污泥法(传统法,氧化沟,SBR) 生物膜法(曝气生物滤池,接触氧化法) 城市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城市污水的三级处理(深度处理) 处理对象:氮、磷、SS和有机物(BOD, COD) 处理方法:生物法,物化法 处理构筑物: 生物除磷脱氮系统,曝气生物滤池,MBR 混凝+沉淀+过滤(CMF) 活性炭吸附过滤 电渗析,反渗透 城市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 处理目的:减量,稳定,综合利用 处理方法: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 处理构筑物: 浓缩池 消化池 污泥脱水机械 沼气利用设备 城市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典型的城市污水二级处理工艺流程图 第3章 污水的物理处理 物理处理法的去除对象: 粗大漂浮物 悬浮物(SS) 物理处理法常用工艺与设备 筛滤截留——格栅,筛网,过滤 重力分离——沉淀,上浮 离心分离——离心机,旋流分离器 格栅的类型及构造特点 位置(泵前,泵后) 作用(保护水泵,去除SS) 间隙(粗格栅,中格栅,细格栅) 形状(平面,曲面) 清渣方式(手动,机械) 沉淀的现象与分类 自由沉淀(平流沉砂池) 絮凝沉淀(初沉池) 拥挤沉淀(二沉池) 压缩沉淀(污泥浓缩池) Stokes公式及意义 颗粒沉淀速度与密度差成正比,采用金属盐混凝剂使密度差增大有利于沉淀过程。 颗粒沉淀速度与水的粘滞度成反比,水温增高有利于沉淀过程。 颗粒沉淀速度与颗粒直径的平方成正比,通过混凝使颗粒直径增大是改善沉淀过程的最有效途径。 理想沉淀池及重要推论 表面负荷(q0)与设计沉速(u0)数值相等,单位与物理意义不同。 颗粒沉淀分离效果取决于沉淀区面积,与沉淀时间和沉淀高度无关——浅池理论。 根据浅池理论开发的斜板(管)沉淀池,可以大幅度提高沉淀池表面负荷。 沉砂池的类型及构造特点 平流式沉砂池(去除比重2.65,粒径0.2mm砂粒) 浅池,平流,流速、时间控制工艺尺寸,重力沉砂; 多斗贮砂,重力、水力排砂。 曝气沉砂池 方形断面,曝气旋流,摩擦碰撞,强化分离,水流正交,挡板隔渣; 坡底、边槽集砂,移动式机械刮吸排砂。 机械旋流沉砂池(钟式沉砂池,多尔沉砂池) 钟形断面,切向进水,机械旋流,强化分离; 中心砂斗,气提排砂。 沉淀池的类型及构造特点 平流式沉淀池 【斜板(管)】:长深比8 竖流式沉淀池:径深比3 辐流式沉淀池:径深比6-12 三种沉淀池的特点及适用条件(表2-7-3) 辐流式初沉池与二沉池的主要区别 辐流式沉淀池的设计与计算 确定沉淀池个数(不少于2个); 确定设计流量和表面负荷,计算单池面积; 确定沉淀时间,计算有效水深并校核径深比(6~12); 计算沉淀池总高度(保护高+有效水深+缓冲层高+坡底落差+污泥斗高); 计算污泥量,校核污泥斗容积; 设计进水系统,排水系统,排泥系统,排渣系统 第4章 污水的生物处理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概念与工艺设计 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与工艺 厌氧生物处理法的基本原理与工艺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基本流程 活性污泥的形态与组成 活性污泥的形态: 黄褐色絮绒状颗粒,粒径0.02-0.2mm; 污水中悬浮生长,含水率99%,比重1.002-1.006 活性污泥的组成: 具有代谢功能活性的微生物群体(Ma) 微生物内源代谢、自身氧化的残留物(Me) 原污水带入的难降解惰性有机物(Mi) 原污水带入的无机物(Mii) 活性污泥净化污水的反应过程 活性污泥生物代谢过程模式图 活性污泥增长曲线 活性

文档评论(0)

考试资料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