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硬果型越夏西红柿基地建设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书1.doc

无公害硬果型越夏西红柿基地建设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书1.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项目背景 近年来,我县把大力发展蔬菜生产作为农业增产、增收,农民致富的突破口,有计划地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实施了“菜篮子”工程,加快了我县蔬菜产业的发展,2002年我县蔬菜种植面积已达7.2万亩,实现产值超亿元。由于蔬菜生产效益好,产值高,蔬菜种植面积特别是设施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蔬菜生产能力不断提高,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季节差别、地区差别逐渐缩小。1995年,全国蔬菜种植面积由900万公顷,总产量25000万吨,到2001年全国蔬菜种植面积1653万公顷,总产量45000万吨;我省1995年种植面积30万公顷,总产量2000万吨,2001年达到100万公顷,总产量5000万吨,生产种类一致,数量膨胀带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从而使蔬菜价格成比例下降,以黄瓜为依据调查,1995年冬季,黄瓜价格4-5元/千克到2001年冬季黄瓜价格2-2.5元/千克。设施菜生产由90年代平均亩纯效益1万元下滑到2000年平均亩纯效益5000元,因此蔬菜产业种植结构需进一步调整。 2002年,根据我县夏季气候比较冷凉的得天独厚自然条件,并详细考察了当地和国内外市场,引进了西班牙西红柿866258品种在榆树林子镇进行越夏生产(5月育苗-10月结束)获得成功。由于品种和季节选择对路,产品一上市就被广州、深圳、香港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客商抢购一空,价格比当地西红柿每公斤高1-1.5元,要求来我县订购西红柿的客商络绎不绝。硬果型越夏西红柿在我县试种成功,为我县蔬菜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找到了新的增长点,到2004年6月我县已发展硬果型越夏西红柿267公顷,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发展越夏西红柿生产是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越夏西红柿生产,改变了传统单一的种植模式,提高土地年产出率,增加种植作物附加值,打开市场销路,扩大市场内需,满足城乡居民蔬菜需求。建立并发展越夏西红柿生产基地是使蔬菜生产向科技化,资金集约化方向发展,是生产规模化,营销社会化、市场化的实现。同时对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优化蔬菜产业,将会起到带头推动作用。 2、项目建设是丰富市场、扩大蔬菜种植面积,达到农民传统种植意识转变的目的。越夏西红柿基地的建立,不仅改变原种植观念和种植模式,而且还使蔬菜生产向高效、优质、风味独特、市场紧缺的方向发展,增强市场占有率和开拓力,利用市场的调节作用,使越夏西红柿充分占有市场空闲,抢占市场机遇,使蔬菜产销实现更大效率。越夏西红柿基地的建立,是利用其以点带面、滚动发展、扩散辐射的作用,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加快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改变农民传统种植意识,增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3、项目建设是科技兴农的需要,通过项目建设,把科技致富与科技推广融合一体,使菜农掌握科技知识,增强其再生能力,为蔬菜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也增加了蔬菜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社会化服务,实现蔬菜的高产、高效、优质、低耗,增强蔬菜综合生产能力。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由于我县气候属于暖温带向寒带过渡,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的大陆性,季风型山地高原气候,四季分明,光热充足,雨热同季,特别是夏季,气温比较冷凉,5-9月份的平均气温分别为12.4℃、20.9℃、22.3℃、21.4℃、15.3℃,即使在最严热的7-8月份也没有超过西红柿生产的上限温度,光照充足,昼夜温差仍达10以上,因此,越夏西红柿不仅可以继续生产,而且由于光合作用强,呼吸消耗低,产量高,质量优,又由于我们采用了无公害生产技术,提高了生产的科技含量,产品可达绿色食品标准,在市场上深受欢迎,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2、技术力量雄厚 项目实施单位,平泉县农业局蔬菜技术推广站有职工30人,其中,农艺师10人,助理农艺师10人,技术工人10人,蔬菜站有蔬菜育苗基地100亩,固定资产100万元,项目区有乡农业技术推广站3处,都有独立的院落,稳定的场所,完善的机构,固定的经费来源和过硬的技术队伍。2002年,越夏西红柿生产在榆树林子镇通过试验示范,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总结出了一整套量化栽培技术方案,所生产的越夏西红柿均达到了无公害蔬菜的质量标准。 3、项目区农户积极性高 2002年从事越夏西红柿生产的农户均获得了较好的收益,对周围农户产生了良好的宣传效果,要求种植的农户日益增多。同时,通过2002年生产实践,培训,锻炼了一些农民技术员,已能掌握生产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这些为基地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4、项目区交通便利。 我县位于冀、辽、蒙三省交界处,县内公路四通八达,路况较好,京锦铁路横贯全境65公里,距首都机场293公里,距天津330公里,距秦皇岛271公里,具有优越的地理条件。 三、市场分析及预测 进入90年代以来,在党的开放搞活方针

文档评论(0)

蜗牛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