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学重点要点
1.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事实的能动反映。
2.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指向性和集中性。
3. 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维持功能和调节功能。
4. 注意的种类:无意注意(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又称不随意注意)、有意注意(事
先有预定的目的,需要付出意志努力,又称随意注意)、有意后注意(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付出
意志努力。它的两个条件:对活动有浓厚的兴趣、有目的有意识的。)
5. 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范围,指一人同一时间能清楚把握的对象的数量。5-9 个组块)、注意的
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6. 感觉:是个体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个别属性的反映。其中视觉和听觉获取的信息最多。
7. 知觉:个体对直接作用与感官的刺激的整体的反映。
8. 知觉的分类: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事物的特性) 或者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
触知觉(感觉信息的来源不同)
9. 错觉:知觉印象与客观事物不相符合的知觉。
10. 感觉现象:感觉后象——刺激停止后,我们对刺激的感觉并未停止,继续了一段很短的时间。电影正是运
用了感觉后象的原理。 感觉适应——刺激持续作用于人的感官是,人对刺激个感觉能力发生变
化。厕所里呆久了就不觉得臭了。 感觉对比:同一感官受到不同刺激的作用时,感觉发
生变化。喝过苦的东西后,再喝白开水都觉得是甜的。
11. 知觉的基本特征:意义性、完整性、选择性、恒常性。
12. 知觉的意义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力图赋予知觉对象一定的意义。如一个知觉现象出现时,我们总倾
向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它,将其归于经验中的某一类事物。
13. 知觉的完整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倾向于把零散的对象知觉集中为一个整体。如人的画像,无论大小
如何变,只要线条的比例不变,看上去总是像这个人的。
14. 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是,知觉的印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如一个熟悉的身材
高大的人,我们不会因为他离我们远而把他知觉为一个矮子。
15. 知觉的选择性:当我们面对众多的客体时,常常优先知觉部分客体。
16. 表象:大脑以形象的心理形式表现客观事物的过程。作为心理活动的结果,它就是在大脑中保持的客观事
物的形象。
17. 想象:个体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产生新形象的过程。
18. 表象的特征:是以对客观事物的知觉为基础的,具有明显的直观性、还具有一定的概括性。
19. 想象的特征:形象性和新颖性。
20. 想象活动中的认知加工:粘合、夸张、人格化、典型化。
21. 记忆:人脑对有关信息进行认知、保持和再现的过程。
22. 记忆的种类:形象记忆、动作记忆、抽象记忆、情绪记忆。
23. 记忆的加工系统: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组成。
24. 感觉记忆:信息保存时间约为0.25-2 秒,信息编码以信息所具有的物理特性进行。有鲜明的形象性。一般
认为其容量比短时记忆的要大。
25. 短时记忆:信息保存时间5 秒-2 分钟,信息编码以语言的听觉为主,也有视觉编码和语义编码,容量有限
约为7+|-2 个组块(5-9 个组块)。
26. 长时记忆:对经过深入加工的信息的记忆,保存时间很长。
27. 德国H。艾宾浩斯提出了记忆的遗忘曲线。揭示的规律是遗忘先快后慢。
28. 记忆保持的基本规律:干扰与遗忘的关系——先后两种学习的时间间隔越小,干扰越大。先后两种学习具
有中等程度的相似性时,干扰最大。先后两种学习具有高相似性或不相似性,干扰较小。 遗忘的
进程的规律——其进程是不均衡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遗忘的大小与记忆材料的性质和长度的
关系——抽象的比形象的更易于遗忘。无意义的比有意义的更易于遗忘。长度越大,越易于遗忘。 遗
忘的大小与个体的心理状态的关系——个体愉快的情绪体验材料易于保持,反之则相反。 遗忘与
个体的学习程度和学习方式的关系——复习达到完全背诵的150%的时候对阻止遗忘最好。反复阅读和试
图回忆相结合比单纯的反复阅读记忆保持的效果更好。
29. 思维:一种高级的认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