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投资建议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总 论 1.1工程名称 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线工程)。 1.2编制依据 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以及专家提出的“两线一片”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进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 本设计依据文件: 《省发改委、水利厅(发改农经[2006]1133号)省发展改革委、省水利厅关于开展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的通知》 《省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报告》 《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调查评估工作复核评审意见》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总体规划(修编本)》 《“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 《“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审查意见》 《“十一五”水利发展规划》 《水库水质检测报告》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线)水资源论证报告》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饮用水源地安全保护规划》 《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规划报告》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城市总体规划》 《2005年统计年鉴》 《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 《农村给水设计规范》(CECS82-9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8749-2006) 《新编农村供水工程规划设计手册》 《简明给水设计手册》 《1:10000地形图》 1.3编制范围 1.3.1工程受益范围 本工程受益范围包括郝店、蔡河、应山、城郊、骆店、陈巷、十里、李店、太平9个乡镇165个村,209790人,其中饮水不安全人数174699人。设计供水总人数234881人。 表1.1 工程范围基本情况表 乡镇个数 行政村 农村人数 现状供水人口 设计供水人口 核定饮水不安全人数 9 165 338808 209790 234881 174699 1.3.2供水方案 本设计共提出两个对比方案,经技术、经济比较,选取水源充足、水质安全、地形条件好的水库为水源,以重力供水为主、延伸管网的方式供水建集中供水工程。 1.3.3供水规模 供水规模为2万m3/d,最高日最高时设计供水流量1666.67m3/h。 1.3.4工程主要内容 本次拟建的中线供水工程以水库为供水水源,工程主要内容包括取水设施、输水管道、净水厂和配水管网。其中取水设施为水库输水洞岔管,输水管道长4.5km,净水厂规模为2万m3/d,配水管网中总干管1条,全长27.2km,干管5条,长度为80.2km,支管83.9km。 1.4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本工程估算总投资9429.03万元,其中国家投资3065.97万元,省级配套资金1126.81万元,县市自筹5236.25万元。 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本工程实际及建设规模,确定工程自批准之日开始实施,建设总年限为3年。 2、概 况 2.1概述 2.1.1地理位置 位于省北部偏东,以与连界,自古为南北交通要冲,素有“北门户”之称。地跨东径113°31′—114°07′,北纬31°23′—32°05′。北与市毗邻,东邻,南接、,西连。东西宽57.5公里,南北长78.7公里,国土面积2647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1.4%。中线工程项目区9个乡镇办事处位于中部,呈南北带状分布,东西平均宽20公里,南北平均长56公里,国土面积1174平方公里。 2.1.2社会经济情况 2006年共有17个乡镇办事处和1个山林场,367个行政村,458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1.75万人,其中农村总人口77.39万人,占84.30%。全市国民生产总值63.14亿元,其中农业产值29.05亿元,财政收入4.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26元。项目实施区内行政建制及人口情况见表2.1。 表2.1 行政建制及人口情况表 县市 乡镇办(个) 行政村(个) 村民 小组(个) 总人口(万人) 农村 人口(人) 国民生产总值(亿元) 农业 产值(亿元) 财政 收入(亿元) 农民人均纯 收入 (元) 17 367 4585 91.75 77.39 63.14 29.05 47 3126 项目区 9 190 2384 47.71 33.88 32.83 15.10 24.44 3126 2.2自然条件 2.2.1地形、地貌 地处桐柏山脉南麓、大别山脉西端,属低山丘陵地带。地势北高南低,自北而南,山地、丘陵、岗地、沿河小块平原,依次分布。山地占总面积的30.1%,丘陵占67.4%,平原占2.5%。山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和东北部,一般坡度为30°至45°,北部最高处大贵山海拔907.8米,相对高差在300至500米之间。岗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南部及东南部,海拔一般在100米上下,坡度一般在15°左右。小块河谷平原主要分布在中部、西南及东南部,海拔一般在50米左右,西南部最低处河出境河床海拔39.7米,地

文档评论(0)

189****356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