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第一节 概 述 生物技术如同其他新出现科学一样,是一把双刃剑,有其对人类有利的一面。利用生物技术改造农作物,使其自身可以对病虫害产生抵抗力;利用生物技术生产生物农药,提高药效的同时,减少降解时间和对人畜的毒性;利用生物技术改造家畜和家禽,使其对病害的抵抗力增加,减少抗生素的使用等等。因此,生物技术可以改善食品生产的环境、提高食品的营养、消除食品的污染源,在改善和保障食品安全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第一节 概 述 同时,也有其对人类不利的一面:如果对生物技术不加以管理,就会对人类产生灾难性的后果。好在生物技术的潜在危害在其发展的初期就被科学家们认识到,在发展转基因食品的同时,相应的管理和安全性评价也在世界各国展开。 一,概念 1.转基因技术(Genetically Modified Technique) 使用基因工程或分子生物学技术,将遗传物质导入活细胞或生物体中,产生基因重组现象,使之表达并遗传的技术. 2.转基因生物(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指遗传物质是通过转基因技术改变的生物,而不是以自然增殖或自然重组的方式产生.它包括转基因植物,动物,微生物三大类. 3.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用转基因生物制造或生产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物和食品.现阶段商品化的仅为转基因植物性食品,与普通食品的差别在于含有来源于其他生物体的外源基因. 二,转基因食品的作用 1.增加产量 2.改善食品品质 3.控制成熟期 4.生产功能食品 5.抗病,抗虫,抗除草剂 6.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 三.转基因技术的发展 70年代发现了能在特异位点切开DNA的限制性内切酶和连接DNA的连接酶,为转基因技术奠定了基础. 1983年产生了世界上第一例转基因植物. 1989年美国政府批准在奶牛中使用重组牛生长激素(rBST),以增加产奶量,并证实与普通奶一样安全. 1990年美国Pfizer公司的遗传工程凝乳酶获准用于奶酪生产. 1993年美FDA批准Calgene公司研制的Flavr Savr延熟番茄进入商品化. 此后转基因食品迅猛增加. 1996年转基因作物播种面积200万公顷,1999增加到4000万公顷,占全球播种面积的2%-3% 2000.7.11,巴西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印度科学院,美国科学院等全球七大科学院发表白皮书,公开支持转基因技术研究,指出此技术在消除饥饿和贫穷方面具有不可替代作用.在保障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同时,应促进而不是限制其发展. 第二节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 20世纪60年代末斯坦福大学教授Berg尝试用来自细菌的一段DNA与猴病毒SV40的DNA连接起来,获得了世界第一例重组DNA。1973年的Gordon会议和1975年的Asilomar会议专门针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进行了讨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依据专家会议的讨论结果制定了美国的生物技术管理条例。 1990年召开的第一届FAO/WHO专家咨询会议在安全性评价方面迈出了第一步,认为传统的食品安全性评价毒理学方法已不再适用于转基因食品。1993年经济发展合作组织召开了转基因食品安全会议,会议提出了《现代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概念与原则》的报告,报告中“实质等同性原则”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外源基因的安全性 转基因植物性食品中的外源基因主要包括两大类,即目标基因和标志基因。目的基因是人们期望宿主生物获得的某一或某些性状的遗传信息载体。标志基因是帮助对转基因生物工程体进行筛选和鉴定的一类外源基因,包括选择标记基因和报告基因。 2、潜在致敏性 转基因食品中引入的新基因有可能是食品致敏源。人体免疫系统与食品中过敏蛋白质发生反应,产生抗原特异性的免疫球蛋白IgE的反应。 3、影响膳食营养平衡 转基因食品的营养组成和抗营养因子变化幅度大,可能会对人群膳食营养产生影响,造成体内营养平衡紊乱。 4、影响人体肠道微生态环境 转基因食品中的标记基因有可能引起人体肠道菌群谱和数量变化,通过菌群失调影响人的正常消化功能。 5、产生有毒物质 转基因食品有可能提高天然植物毒素的含量。 争论的背景有: 1,转基因技术发展太迅速,科

文档评论(0)

PPT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