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边书渐成书界宠儿.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毛边书渐成书界宠儿 ? 毛边书 图/北青网   毛边本,是一种装帧形式比较特别的书,书脊之外的三边或某一边不切齐,纸张毛糙不整,书页参差粘连,有的需要边看边裁开书页,爱好此道的“毛边党”以为有朴拙之美。   毛边书原本数量稀少,是分赠师友、小众雅玩之物,但这两年忽然“火”了,而且一般来说,由于是批量定制书,只要下手快,肯花钱就能买到。那么,这类新生代毛边书是怎么诞生的?它有什么门道?它的审美意义和收藏价值何在?   一位出版社编辑说,毛边书的出现,是因为作者、编辑,对某本书怀有感情,留下它尚未成型的样貌,享受裁读的乐趣。据说,有的编辑,就做两本毛边书,一本送作者,一本自藏。不过,如今大量的毛边书,不再是编辑、作者的个人追求或出版社偶一为之了,而是销售商向出版社批量定制的产品。   孔夫子旧书网是毛边书的定制大户。据孔网市场部主管韩悦思介绍,定制大约是从2011年开始的,2012年起则做得比较多。“我们做新书广场,在价格上和当当网比没有优势,既然卖得比别人贵,那就要有点自己的特色,就考虑定制毛边本、特装本(比如布面精装)、钤印本、签名本等等。一般来说,定制对象是文史类以及有一定收藏价值的书。”   毛边书在孔夫子网一亮相,常常几分钟就被一扫而光,显得非常抢手,但转而又会在孔网平台的多家店铺中出现。“我们直营的新书广场一般是不加价的(有的加运费),但孔网上的店家会刷屏,很快把书买走,再加价转卖。” 韩悦思介绍说。   物以稀为贵,毛边本也是如此。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出版过一本《鲁迅杂感选集》,仿旧,全部做成毛边本,大手笔发行1万册,结果遭到新华书店退货,说书页都没裁开,是次品。据说,前两年上海译文社的《美国散文精选》也遭遇了类似的命运。可见,毛边书不可以大批印制,“毛边党”终究数量有限。   据韩悦思介绍,孔夫子网定制毛边书的数量是基于书价,要考虑读者的承受能力。“书价数十元,一般就定制300-400册,书价高、上千元,可能就定制100册。另外,考虑到毛边书的收藏性质,定制毛边书都是一版一印,不能加印或再做一批。应该保证毛边本的稀缺性,即使还能多卖,也不能多做。不过,现在市面上,为了多卖钱,确实有的书竟会有上千本毛边。”   韩悦思觉得,现在各家出版社做的毛边本水准不一,而一般读者似乎还不太挑剔毛边本的制作品质,主要还是考虑书的内容。事实上,目前就连什么是毛边本,或许都没有定论。   豆瓣网友於意云何认为,毛边书不需要特别制作,他援引鲁迅的文字,认为书在印厂装订好,尚未切边的书即为毛边本。而新浪网友聚散认为,未裁书和毛边书不是一个概念。“毛边书是有基本规则的,无论平装还是精装,都应天毛、地齐、书口齐(即书的顶边毛,底边和侧边齐)。而且,精装的书壳要盖住书页,精装圆脊的书,书口也要体现出相应的弧度。”   毛边书的批量出现,似乎在降低其收藏价值,某些反对毛边书的人,甚至讥之以“附庸风雅”。 网友聚散认为,要保证毛边本的收藏价值,每本书做150至200册为宜,另外要控制质量。“现在一些定制行为,使得某些三面毛的未裁书也成了收藏的新门类,可这类书如果不配合‘手工因素’,比如作者签名、钤印、藏书票、手工编号等等,其实收藏意义不大。”   至于毛边书作为装帧艺术的审美价值,恐怕也是看法各异。有人以为粗头乱服自成性格,有人以为衣冠不整不可示人。新生的批量订制毛边书,因其商品属性,似乎怎么也不好意思跟老一辈的“雅趣”比肩,但是,书之美,寓于心,真心喜欢就好。   书友讨论:   介末花花:   据陈子善在《毛边本种种》一文中说:“何谓毛边本(又称毛边书)?这在《辞海》上是查不到的。但是1981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鲁迅全集》对其有一个仅九个字的最简明扼要的注解:‘书籍装订好后不切边’。”   我对这个九字注解感到由衷的佩服。因为“不切边”三字,并没有说页边必须要粘连在一起,还需要读者去裁切。而国内很多人一听到毛边书几个字,就马上联想到要用刀去裁,大概都是受了鲁迅的影响。当前几乎所有关于毛边本的论述,都是把鲁迅作为中国毛边书的开创者和弘扬者。常被提起的是如下两条:   “《集外集》付装订时,可否给我留十本不切边的。我是十年前的毛边党,至今脾气还没有改。但如麻烦,那就算了。而且装订作也未必肯听,他们是反对毛边的。”(鲁迅致曹聚仁信,1935年4月10日)   “切光的都送了人,省得他们裁,我们自己是在裁着看。我喜欢毛边书,宁可裁,光边书像没有头发的人——和尚或尼姑。” (鲁迅致萧军信,1935年7月16日)   也有人把鲁迅和周作人兄弟共同作为中国毛边党鼻祖,因为两人合译的《域外小说集》初版本(1909年在日本东京印行),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个毛边本。同时,周作人也曾大力倡导毛边书。周作人早在1926年4月就在《语丝》上撰文称

文档评论(0)

luckyhx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