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课程与教学论 主讲:阳光宁 ouygn@126.com 第一讲 绪 论 一、“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概念的演进 1.“教授历史之次序方法”——历史教授法 (1)历史成为一门课程:清末新政(废科举兴学校),对其研究也成为师范学堂的一门学科; (2)研究对象是教师的教授方法问题,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在研究之列; (3)1904年,罗振玉、王国维主编我国第一本教育杂志《教育世界》74、75、76三期连载《历史教授法》一文,是我国近代第一篇; 第一讲 绪 论 (4)1906年,夏清贻《历史教授法》出版,是现见的最早的一本历史教学法著作。 2.历史教学法 (1)五四运动前后,陶行知提议; (2)1926年,商务印书馆版美亨利.约翰生《历史教学法》(何炳松译),影响较大,名称也就沿用下来; 第一讲 绪 论 (3)名称变了,也意味着研究对象由单纯研究教师的“教”,拓展为既研究教师的“教”也研究学生的“学” (4)历史教学法的名称一直沿用到上世纪80年代末 3.历史教育学 (1)1969年,日本学者平田嘉三《以新的社会科为目标——新的历史教育学》中首先提出; 第一讲 绪 论 (2)1986年,首次全国高师教学法学科建设研讨会,讨论建立我国的学科教育学问题; (3)1987年,在安徽泾县全国历史教学研究会的学术研讨会上,对历史教育学进行了专门研究,朱志明、沈敬华《雏议历史教育学的建立》并发表在《历史教学》; (4)1989年,出版了《历史教育学》专著两本; (5)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拓宽了视野;二是 第一讲 绪 论 加强了理论性、学术性,使历史教育研究从“经验总结型”走向“学术探索型”。 4.历史课程与教学论 (1)新世纪,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动下,突出对历史课程等问题的研究而出现; (2)2003年,浙江教育出版社率先出版《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把历史教育研究推向新高度。 第一讲 绪 论 二、理论研究的两种取向 1.对历史教育理论进行整体的综合性的研究,代表性的著作有: 赵恒烈《历史教育学》(1989年河北教育版); 张显传、周发增《历史教育学新论》(1993年广东教育版); 金相成《历史教育学》(1994年浙江教育版); 第一讲 绪 论 王铎全《历史教育学》(1996年上海教育版); 张保华《历史教学论》( 1992年云南教育版); 崔粲《历史教学论纲要》( 1992年辽宁教育版); 赵亚夫《中学历史教育学》( 1997年中国建材工业版); 姬秉新《历史教育学概论》( 1997年教育科学版) 第一讲 绪 论 于友西《历史教育学》( 1999年首都师大版); 白月桥《历史教学问题探讨》( 1997年教育科学版); 余伟民《历史教育展望》( 2002年华东师大版); 聂幼犁《历史课程与教学论》( 2003年浙江教育版)等 第一讲 绪 论 2.将历史教育理论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对它的每一个分支展开深入的研究,代表性的著作有: 王铎全、李稚勇《比较历史教育学》(1995年上海教育版) 赵亚夫等《国外历史教育透视》( 2003年高等教育版); 第一讲 绪 论 赵恒烈《历史思维能力研究》(1998年人民教育版); 郭景扬、林丙义《历史教育心理研究》(1991年杭州大学版); 王雄《历史教学心理学》(2001年北京教育版); 陈伟国、何成刚《历史教育测量与评价》(2003年高等教育版); 齐健、赵亚夫《历史教育价值论》(2003年高等 第一讲 绪 论 教育版); 张静《历史学习方略》(2003年高等教育版); 王宏志《历史教材的改革与实践》(2000年人民教育版); 臧嵘《历史教材纵横谈》(1999年人民教育版); 朱煜《历史教材学概论》(1999年江苏人民版); 第一讲 绪 论 贺心滋《乡土史的教育与教学》(1999年北京教育版) 三、存在的问题 (1)历史教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方面有了进一步加强,在研究思路和方法方面基本摆脱了旧有教学法的狭小框架;赵恒烈为代表的专家,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开拓性的工作; (2)由于传统教学法架构的影响及学术界对本学科的偏见的功能诸多原因,研究还存在两 第一讲 绪 论 方面的问题: 一是“理论贫困”,对规律性问题探讨不足,注重操作性而忽略了理论性; 二是习惯于套用普通教育学或教学论的原理方法,对历史学科的教学特点研究不够,历史教学理论的学科特色不明显。 第一讲 绪 论 四、本课程的内容及教学目标 (一)本课程的内容 1.中学历史课程目标 2.中学历史课程的知识体系和内容 3.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理论 4.中学历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 5.中学历史教学评价 6.中学历史教师职业(专业)发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