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梁实秋 听写词语 戊戌变法 戍守边关 声音洪亮(声音大,响亮) 苍茫大地 博闻强记(博闻强识/博闻强志) 注 音 叱( )咤( )风云 短小精悍( ) 莅( )临指导 屏( )息 解释词意,关注用法 短小精悍: 1.人身躯短小,精明强悍 2.文章或发言简短有力 文学常识 课文学习 了解内容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人物形象,大家谈 ……描写, 表现梁启超…… 康梁协助光绪帝戊戌变法时,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大肆捕杀维新党人,维新志士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6人惨遭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梁启超,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饮冰”一词源於《庄子?人世间》:“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原意就是比喻自己内心之忧虑。当年,梁启超受光绪皇帝之命,变法维新,临危受命,面对国家内忧外患的交煎,梁启超内心之焦灼可想而知,如何解其“内热”?唯有“饮冰”方能得解。所以,他正是借“饮冰”一词,来表达自己内心之忧虑焦灼呀! * chì zhà hàn lì bǐng 政坛: 公车上书、戊戌变法、云南起义。? 文坛: 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本新文学杂志《新小说》;第一个使用“神话”一词的中国学者;第一个提出建立中国图书馆学。 著作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学、宗教及文化艺术等,千万余字合编为《饮冰室文集》。 梁启超(1873—1929) 前:演讲背景,演讲稿 后:梁启超作为学者的特点 记事——记人 作者……的感情 崇敬 敬仰 欣赏 赞美 梁启超蜡像 思考: 1.先生的演讲为何以《箜篌引》为开头? 2.先生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时痛哭流涕,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时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你觉得先生为何会有这样的表现? 3.文章结尾作者评价先生是“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文中哪些地方看得出来? “箜篌引者,朝鲜津卒霍里子高所作也。子高晨刺船以濯。有一狂夫,被发提壶,涉河而渡,其妻追止之,不及,堕河而死,乃号天嘘唏,鼓箜篌而歌曰:‘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当奈公何!’曲终,自投河而死。子高闻而悲之,乃援琴而鼓之,作箜篌引以象其声。所谓‘公无渡河曲’也!” ——蔡邕《琴操》 这个小故事表现了什么?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王国维评价: 这十六字构成中国诗坛最悲壮凄惨的一幕, 是用血写成的。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思考: 1.先生的演讲为何以《箜篌引》为开头? 2.先生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时痛哭流涕,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时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你觉得先生为何会有这样的表现? 3.文章结尾作者评价先生是“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文中哪些地方看得出来? 《桃花扇》: “高皇帝,在九京,不管亡家破鼎, 那知他圣子神孙,反不如飘蓬断梗。” 《桃花扇》是清代孔尚任的戏曲,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桃花扇》是以侯朝宗和李香君坚贞不屈的爱情故事为线索,把他们爱情波折与国家命运结合, 以生花之妙笔,写明朝亡国之痛, 展现明末爱国志士仁人精忠报国却 无法挽回国家覆灭 的悲剧。 《桃花扇》: “高皇帝,在九天,不管亡家破鼎,那知他圣子神孙,反不如飘蓬断梗。” 《桃花扇》是清代孔尚任的戏曲,是悲叹明朝灭亡的。 作者三悲:悲光绪皇帝、悲家国衰亡、 悲自身空有一腔爱国热情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春天,作者五十二岁。宝应元年(762)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横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第二年,即广德元年正月,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正流寓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过着飘泊生活的杜甫听到这个消息,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名作。 思考: 1.先生的演讲为何以《箜篌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