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理学绪论]],药理学.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GCP的目的 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和保障其安全 试验资料完整,准确,公正,结果科学可靠 与临床试验相关者 临床试验 受试者 伦理委员会 申办者 研究者 药政管理部门 新药的临床研究 临床试验 I期临床试验(Phase I clinical trial) II期临床试验(Phase II clinical trial) III期临床试验(Phase III clinical trial) IV期临床试验(Phase IV clinical trial) 生物等效性试验 两种药品在相同条件下等剂量给药时,二者的生物利 用度相同 I期临床试验(Phase I clinical trial) 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是在人体上进行新药研究的起始期,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耐受性 (Tolerance) 药代动力学( Pharmacokinetics) 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Bioavailibility Bioequivalence) II期临床试验(Phase II clinical trial) 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对新药有效性,安全性做出初步评价,推荐临床给药剂量. III期临床试验(Phase III clinical trial) 扩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应遵循随机对照的原则,进一步评价新药的有效性,安全性。 IV期临床试验(Phase IV clinical trial) 新药上市后监测。在广泛使用条件下考察疗效和不良反应(注意罕见不良反应)。 药品撤市 康泰克 拜斯停 各期临床试验基本要求 临床分期 研究内容 受试者 试验例数与要求 内涵 I 耐受性 药代动力学 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 健康人(必要时用患者) 20-30例 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 II 多中心临床试验 患者 ≥100对 治疗作用初步评价阶段 III 扩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 患者 ≥300例 治疗作用确定阶段 IV 上市后监查 患者 开放试验2000例 申请人自主进行的应用研究阶段 新药临床试验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盲法试验(blind trial tecnique) 单盲试验 医护人员不设盲,患者设盲,试验药与对照药外观有区别 双盲试验 医护人员和患者设盲,试验药与对照药外观无区别 2.安慰剂(Placebo) 概念:没有药理活性的物质,常用作临床对照组的阴性对照试验. 安慰剂效应 本来病态,症状应有的自然变动(包括机体的 自然治愈力和恶化) 暗示效果 精神作用 观察时产生的倾向性 其他 3.四性原则 代表性 重复性 随机性 合理性 临床药理学与合理用药 合理用药 rational drug use 安全、有效、经济、适当 抗生素滥用与细菌耐药性 20世纪40年代以前,人类一直未能掌握一种能高效治疗细菌性感染且副作用小的药物。当时若某人患了肺结核,那么就意味着此人不久就会离开人世。 1945年,弗莱明、弗洛里和钱恩因“发现青霉素及其临床效用”而共同荣获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有人断言,人类战胜细菌的时代已经到来。 抗生素滥用与细菌耐药性细菌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人与细菌的较量永远处于弱势。 无论多高级的抗生素一旦面世,其耐药菌株旋即产生。人类所能做的只是尽可能的延长它的使用寿命。 2007年《世界卫生报告》将细菌耐药列为威胁人类安全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抗生素滥用与细菌耐药性 21世纪人类将面临三大病原微生物的威胁:耐多药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医院感染的耐药菌株,其中耐药菌的发展速度令人触目惊心。20世纪20年代,医院感染的主要是链球菌。而到了90年代,产生了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肠球菌、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真菌等多种耐药菌。喹诺酮类抗生素进入我国仅仅20多年,耐药率已经达60%~70%。大量耐药菌的产生,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费用越来越高。 难治性肺结核 引起结核病的结核杆菌是一种非常容易发生变异以致产生耐药性的细菌。1944年,链霉素开始用于结核病的治疗,很快就产生了耐药菌株。1948年,氨硫脲投入抗结核病治疗,与对氨基水杨酸合用,抗痨效果很好。但是没过多久,结核菌也对它们产生了耐药。1952年异烟肼(商品名:雷米封)投入临床,3种药物联用,治疗效果更好。但仅仅过了3年时间,到了1955年,人们发现结核菌又产生了耐药,而且是耐多药。1972年研制出了利福平,利福平的出现,打破了结核病化疗的难点,缩短了疗程。但没过多久,同样也出现了耐药现象。 我国每年因抗生素滥用导致800亿元医疗费用增长,同时致使8万病人不良反应死亡。 合理用药 rational drug

文档评论(0)

智慧书苑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